新华丝路南京12月6日电(肖心月、包诺敏)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多的增长点、增长极,已成为我国在转型中谋求发展的破局之路。行至新风口,江苏昆山作为我国首个工业产值超万亿元的县级市,正聚焦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六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日,海外信息发布平台“新华丝路”英文网发布题为《Jiangsu Kunshan accelerates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with investment of nearly RMB100 bln》的文章,聚焦昆山新兴产业加速集聚,迅速引起海外关注,900多家海外媒体进行转载,覆盖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汉语等多个语种。
图为海外媒体发布版面
报道显示,总投资达980.6亿元的98个新兴产业项目在昆山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上签约落地。这些项目涵盖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包括投资总额18亿美元的友达LTPS超窄边框面板、4.5亿美元的龙灯化学研发总部、2.8亿美元的千健国科昆山大健康CRO研发中心、9.75亿元的美国多普罗斯生物科技等,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在昆山加快集聚、厚积成势。
为全面提升新兴产业总量、质量和创新力,昆山持续优化产业生态。近期,昆山推出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母基金,重点投向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优质企业;成立新兴产业合作机构,聘任戴德梁行、上海城市创新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赛昇研究院等9家专业研究机构,为昆山新兴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启动实施新兴产业生态联盟计划,集聚政府、企业、基金、院所、智库合力。
昆山还强化高位统筹,发布六大新兴产业“链长制”,构建一位挂钩领导、一个产业联盟、一项发展规划、一批扶持政策、一家咨询机构、一支专项基金、一支服务队伍、一个专业论坛的“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增强政策扶持“吸引力”、资源要素“供给力”、金融服务“支撑力”。
现代产业体系赋能城市能级提升。在近日发布的首届《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中,昆山位列2021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排行榜首位。未来,昆山将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为目标,跳出“县级市思维”,把现代化建设体现在全面提升经济能级、开放能级、城市能级上,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致力打造“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样板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县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