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口岸经济”助力“双循环” 数字化赋能“单一窗口”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08 15:44:10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一辰 摄

“今年,陕西省口岸建设运行起步稳健,发展良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稳步增长,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取得实效。”原陕西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陶绍卿7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2021年陕西省口岸建设发展工作情况向外界发布。

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陕西凭借其在历史、文化、地缘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其中,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建设、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国家首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获批等一系列举措,成为陕西扩大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助推器。

陶绍卿介绍,2021年1月至11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3520列。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构建了“襄西欧”“徐西欧”等15条“+西欧”集结线路,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地的互联互通,集结中心作用显著增强。

2021年9月出台的《陕西省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口岸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定位,统筹推进口岸和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发展,加快形成口岸发展新格局。

“2022年,陕西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目标计划突破3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以上;区内入驻企业数达330家,同比增长10%以上。”陕西省商务厅口岸处处长张东升表示,将提升该省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招商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承接东南沿海开放型经济的产业转移,重点帮助和支持新设综合保税区在大企业、大项目的招商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当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实需要。陕西官方表示,该省口岸工作将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重点,聚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而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明年将上线运行陕西‘单一窗口’智能客服平台、大数据分析和全景数据展示平台(二期)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功能,藉此赋能陕西外贸进出口企业,精准化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谈及陕西“单一窗口”特色服务功能研发时,陶绍卿表示,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是陕西省“十四五”期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与外贸市场主体总数翻一番目标的基础保障。

相关推荐
中国“土库曼斯坦文化年”文艺演出在西安举行

4月11日晚,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土库曼斯坦文化部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中国“土库曼斯坦文化年”文艺演出在西安举行。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土库曼斯坦马赫图姆库里国家音乐戏剧院院长穆拉特·阿拉多夫出席并致辞。

携手共进 共筑开放新格局——西安浐灞国际港与靖边县深化区域合作

4月9日,高质量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榆林(靖边)分中心座谈会在陕西榆林举行。此次会议由靖边县人民政府与西安浐灞国际港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双方就深化区域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区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现场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为双方全面战略合作按下“加速键”。

陕西展团亮相2025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根据2025“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安排,3月31日—4月4日陕西省商务厅组织20家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赴德国参加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工业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