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新高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2-14 16:55:00

新华社珠海12月14日电(记者王浩明)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新高地与重要创新策源地,这是13日至14日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无人系统大会传递出的信息。

据介绍,本届大会以“创新无人系统,赋能中国湾区”为主题,数十位业界专家发表主题演讲,共同探讨行业最新动态,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新高地与重要创新策源地建言献策。

“无人机产业发展水平,既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说,“十三五”期间,中国无人系统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行业应用也愈发广泛多样。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金等要素加速聚集,无人系统产业正酝酿着快速发展的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说,无人系统的底层技术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是数学,大湾区正在聚集一批数学家和数学人才,将对未来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打造坚实的智力基础。

今年8月发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高性能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数据链、图传系统等技术研发,以及无人机下游应用发展;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

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珠海市无人系统协会执行会长谢锋说,上规模、增数量、强动力、聚人才,是无人系统产业实现跨越突破的必由之径。他建议,珠海等大湾区城市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展、会、赛”等更多元的形式招才引智,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落地,加快建设辐射粤港澳三地的公共服务与协同创新平台。

本届大会由珠海市无人系统协会联合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无人机中心、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