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埇桥循环园区:紧扣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2-16 12:18:44

随着宿州市坚定不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大宿城”发展战略,打造“东进、北扩”的发展格局,安徽宿州市循环园区成为“东进发展”的战略前沿。园区将抢抓新一轮发展契机、寻找新一轮发展动能、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建好高质量发展大格局,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发展格局呈现新态势。“思想能够走多远,关系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能够走多远。”循环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以融入长三角的战略思维统领全局,统筹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确立“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发展定位,以产城融合为引领,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着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东进”发展中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循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充分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平台搭建实现新突破。按照面向未来、开放创新的城市设计理念,优化城市格局和功能布局。立足弥补城市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现代化城市服务能力,对标北部片区市级中心城区建设,充分结合区级政务中心职能,在规划设计上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科技引领实现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园区将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认识的局限,逐步淘汰低端产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聚焦高端智能制造和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在谈的迪信通5G智造、深圳英米国际机器人科技研究院,深度对接深圳阿瑞斯科技、虹旭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终端集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项目及关联产业,在南部片区谋划建设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增长极。进一步激发现有金鼎安全、恒昌塑胶等高新智能企业潜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继续围绕盛林环保、淮宿建材等专精特新产业扩链、展链招商,谋求产业集聚。加速与主城区和大学城的融合,纬五路以南、汴河路以北区域着力打造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服务设施,重点发展以高端住宅、金融商务、大型商超、星级酒店、休闲娱乐、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企业为主的“楼宇经济”,大力招引房地产开发、商业综合体、文旅综合体、金融商务类项目。园区2021年招商引资在谈项目81个,其中19个商业综合体、房地产项目,2022年将大力跟进,力争早签约、早落地、早建设。招才引智汇聚新动能。新高地的建设,人才是支撑。聚焦园区发展需求,对标园区主导产业,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通过技术指导、岗位顾问、项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进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中科钛领(宿州)孵化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项目、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进一步推进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谋划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通过技术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效能,推动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2022年,计划全职引进专科学历人才60人,全职引进本科学历人才25人,引进硕士人才7人,全职引进海外留学硕士2人,引进博士或副高以上4人,柔性引进领军人才1人。

通过科技赋能,人才集聚,汇聚新动能,开创新局面,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曹城)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安徽宿州埇桥区:雕琢非遗之美 传递劳动精神

李正奎以泥为媒,以刀为笔,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勾勒出乡土中国的质朴温度与厚重深度,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