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六安金安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2-23 14:08:17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六安市金安区,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谋划产业方向和重点,规划布局全区特色产业发展类别、主要品种和重点区域,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物流体系,构建主导产业培优做强、特色产业快速增长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推进优势主导产业“换装”。金安区是国家粮油主产区,水稻、油菜一直以来是优势主导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金安区在严格耕地保护、严防耕地非粮化的同时,大力推广有机稻、虾稻共作、油苔菜等种植技术,建成50多个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带动17个乡镇种植面积30多万亩。今年,又从江苏引进软香稻种植技术,在孙岗镇黄小店村试种成功,下一步将在全区推广。

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升档”。金安脆桃、皖西白鹅是金安区两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现有各类脆桃12万亩,年产值10亿元,品种达60多个;现有皖西白鹅养殖农户3000多户、规模养殖企业55家、加工企业16家,年出栏成品鹅170万只,鹅产业入选安徽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县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金安脆桃和皖西白鹅列入乡村产业振兴规划,制定专门措施重点扶持。在张店、中店、孙岗、施桥等脆桃集中乡镇,支持建设脆桃交易市场、冷库等设施,在木厂镇投入2000万元,建设皖西白鹅养殖基地。同时,把金安脆桃、皖西白鹅精深加工和衍生品开发列入招商重点,力争用3至5年时间,建成集生产、加工、销售、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做靚金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引导特色产业“安家”。经过多年实践,金安区已形成脆桃、蔬菜、茶叶、葡萄、猕猴桃、蓝莓、中药材、蚕桑、油茶、皖西白鹅、麻黄鸡、小龙虾、麻鸭、霍寿黑猪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为促进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发挥规模效益,金安区经过科学论证,立足现有基础,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重新规划各类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在南部山区重点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在北部湾畈区重点发展蔬菜、葡萄、皖西白鹅、麻黄鸡、小龙虾等,在东中部丘陵岗区重点发展脆桃、猕猴桃、蓝莓、蚕桑等,区财政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在相应区域集中建设仓储、物流、冷藏、电商直播平台等设施,并加快培育精深加工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开发特色农产品衍生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培育产业发展“龙头”。金安区采取内育与外引相结合办法,着力培育各类特色产业经营主体,让他们带着农户一道发展、共同致富。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232家、家庭农场1133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81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613名;培育市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示范联合体5家。(孟祥圣)

相关推荐
六安市金安区:全程机械智能“加码” 水稻单产提升“跨栏”

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水稻单产提升农机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在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拉开帷幕。

六安市金安区:白鹅产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白鹅产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引进皖西白鹅养殖和深加工龙头企业,

六安市金安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监督之力,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