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澜湄增进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合作

来源: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24 17:11:11


2021年12月23日,“澜湄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区域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

会议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主办,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程序和要求和最新标准、食品安全技术与物流信息数据、新技术和智慧物流技术等展开研讨,旨在促进澜湄国家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加深我国与澜湄五国合作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以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司副司长韩建平、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兼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等在会上致辞,许宁宁致辞主要内容如下: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进澜湄合作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深化澜湄地区合作,有益于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实施“双循环”经济发展、澜湄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东盟共同体建设,有益于区域国家抓住RCEP市场开放带来的新机遇,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构建有利条件。

澜湄地区农产品及食品贸易互补性强,中老铁路已经通车。深化澜湄地区合作,需要精准对接,需要注重切实解决掣肘点的问题导向方面的合作。新冠疫情给物流带来严重障碍,而在实现当前经济复苏增长和实施自由贸易协定中特别需要改善互联互通,其中,加强澜湄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的合作尤为重要。

加强澜湄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的合作应作为我们落实有关合作共识的具体行动。这些合作共识包括《中国-东盟2021年-2025年行动计划》《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共同主席声明》《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关于加强澜湄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深化澜湄国家地方合作的倡议》、以及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签署的双边合作共识等。

澜湄国家应积极推动认证认可体系的互认,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冷链物流标准接轨,借鉴推广先进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制修订,加强标准评估和执行力度;应鼓励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口岸城市积极发展国际冷链物流多式联运,打造一批国际冷链物流门户枢纽;应推进冷链设施数字化改造,完善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应提升冷链物流企业国际合作能力,强化澜湄国家冷链物流、采购分销等网络协同;应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的作用,加大澜湄地区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的研究合作。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正在助力各有关方增进合作尤其是增进在RCEP市场开放中的合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愿与各有关方共同推进澜湄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玉溪—万象)实现双向开行

8月23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玉溪—万象)实现双向开行。当日,一列满载21个蔬菜冷链柜的班列从玉溪市研和站驶出,经中老铁路抵达老挝万象后,这些货物再经公路运至泰国。同时,从老挝运载着钢材而来的列车驶进研和站,两趟列车实现相会。

澜湄渔业水产培训班在西双版纳举办

近日,澜湄渔业资源养护与水产养殖技术提升国际培训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办。

世界需要澜湄合作模式

10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已成为促进地区和平、理解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尽管国际局势多变,但澜湄合作为成员国在经济、农业、能源、水资源管理合作等领域提供了务实合作机会,缩小了发展差距,创造了平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