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刚刚这个周末,新华社迎来一批特殊客人,一个关于民族品牌的精彩故事开始了

来源:北京参考 责任编辑:王凡 2017-08-28 09:16:25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8月26日,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首批入选企业在新华社举行签约仪式。

这个工程“野心”不小!

1

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签约现场 

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依托新华社媒体集群的传播力和经济智库的强大实力,旨在为民族企业走向世界铺路架桥。工程计划在信息通讯、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中医药、食品饮料、房地产、交通运输、互联网服务、绿色农业和金融服务10个行业各选择2—3家优秀企业,作为重点传播和服务对象。工程还计划联合学术机构发布年度《中国民族品牌价值研究报告》和《中国民族品牌传播效果评估报告》。

2

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刘正荣

按照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的话说:“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就是想为民族企业做一件实事。一个精彩故事刚刚开始,意义也许将超出我们目前的认知程度。

那么,哪些企业首批入选了“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呢?

答案揭晓,他们是——

恒大集团、碧桂园、茅台集团、五粮液、泸州老窖、东风汽车、格力电器、光大银行、北新建材、海航集团、伊利、张裕公司、扬子江药业、ofo小黄车,共14家企业。

3

仔细分析首批入选“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的企业名单,颇具代表性。这些企业分别来自国内信息通讯、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中医药、食品饮料、房地产、互联网服务、绿色农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是中国经济最具实力的支柱行业。

开拓全球市场,无疑是这些行业未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性选项。其中,品牌建设是重要的“助推器”。正如中国品牌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张梦霞所说:“必须有一个来自权威的声音,告诉大家中国品牌到底应该怎样做。”

而新华社正是这样一个权威代表,能真正为民族品牌建设提供全面、系统的支持。据了解,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已构建起两大体系。

一是传播体系,由《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瞭望》和《半月谈》等21种报刊、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等网络媒体集群、以“新华社”为名号的国内外社交媒体集群、户外大屏集群、新华电视和新华广播构成全媒体、全覆盖传播网络,为民族品牌辟出专门版面、页面和时段,高密度、立体化传播优秀民族品牌,确保达到百亿人次的传播效果。

二是服务支撑体系,由新华社下属的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广告联合有限公司和中国环球公共关系有限公司形成专业优势互补的联合体,为入选的民族品牌企业提供智库咨询、市场信息、品牌拓展和“一带一路”项目对接等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专家观点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 张国华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 张国华

推进民族品牌建设就是打造中国企业的世界声誉

对这么多企业乘上新华社这艘媒体巨轮扬帆远航感到十分欣慰。

中国民族品牌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多方面支撑:

一是国家需要从战略层面对品牌建设予以重视,积极调动国家资源和国际影响力,为本国企业获取更多的文化输出渠道、品牌建设资源和品牌推广平台。

二是消费者需要公平看待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间的差距,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在这一点上,媒体要做观念引导,为民族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条件。

民族企业现在面临经济转型升级、提速换挡的巨大压力,很多国外品牌借机通过收购战、渠道战、价格战打压民族企业,因此需要企业有勇气、有定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打造响当当的中国民族品牌。

5

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秘书长 彭建国

以国企改革助力中国民族品牌建设

国有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难点,特别是在国际竞争时会遭遇更多壁垒和排挤。因此,提高国有企业质量、增强国企品牌竞争力,是民族品牌建设的重要方面。

应该通过清理淘汰、重组整合、创新发展,使国有经济向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集中、向主业集中,参与打造全球价值链,让国有企业成为中国民族品牌的领军力量。

新华社作为世界级媒体,是打造民族品牌形象、推进民族品牌战略的重要平台,工程将为民族企业实现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影响提供好的机遇和资源支持。

6

国务院参事室综合司司长 吴润彪

民族品牌需要用中国故事的方式传播

外界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比较有限。扩大民族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公众的参与、媒体的传播,把优秀企业的品牌、故事、文化挖掘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认识、关注中国的民族品牌。

新华社发起“民族品牌传播工程”,是一项值得称赞的创举,借助新华社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能力和专业的智库服务,民族品牌不仅在中国开花,也会在世界结果。

7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主任 宋承敏

民族品牌发展需媒体发挥舆论引领作用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大力推动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可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效益,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媒体大变革时代,推动民族品牌发展,尤其需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引领作用,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声音。“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实力和智库力量,为我国优秀民族企业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有效渠道,为民族企业走向世界搭建了权威平台。

企业声音

 

首批14家知名民族品牌企业加入“民族品牌传播工程”,是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对这项工程的高度认同。他们一致认为,“民族品牌传播工程”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恒大集团

恒大集团品牌中心副总经理黄滟稀:为“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点赞,企业借助这一平台,能更好地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全球传播,让更多人以更广泛、便捷的方式和渠道认识并了解中国企业,为唱响中国品牌加油助力,为推动中国与全球的友好交流合作铺路架桥。品牌战略一直都是恒大发展战略的核心。2020年,恒大将实现地产、金融、旅游、健康四大产业年销售收入超一万亿元,总资产超三万亿元,年利润超600亿元的目标。

碧桂园集团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森林城市的地面都是公园,车辆在底层穿行,地面是无污染的轨道交通,建筑外墙长满垂直分布的植物。每一天,人们就生活在花园里,呼吸在森林里,愉悦在自然之中。20多年来,碧桂园都在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居室环境。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万业主选择在碧桂园安居乐业。碧桂园在品牌建设方面不忘初心,用工匠精神去建设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希望这种对匠心和品质的坚守,通过“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得到更好传播,同时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方向,碧桂园将力争成为一个国际品牌。

茅台集团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茅台将积极支持、参与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努力实践“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愿景。新华社打造的“民族品牌传播工程”,为我国优秀的民族品牌企业进一步发力海外市场、加快品牌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更为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平台。对加快推进我国实施品牌战略,对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伯超: “民族品牌传播工程”是新华社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传播优势,搭建民族品牌传播平台,讲好民族品牌故事,帮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创新之举,我们愿意聚集品牌优势,强化传播效果,提升品牌力,助推中国的民族品牌国际化。面向未来,五粮液集团愿与“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共同发展,让更多民族品牌闪耀世界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为中国的民族品牌感到自信与自豪。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王洪波:白酒是中国最主要的民族工业产品之一,白酒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组成部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新华社推出“民族品牌传播工程”,意在将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把华夏最优秀的东西,原汁原味的推向世界。泸州老窖近些年来也在尝试走向国际化,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中国白酒的核心符号以及元素。

东风汽车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卫东:未来的汽车将有两个驱动力,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品牌建设。因此,中国企业要面向国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还需提高企业美誉度。目前,中国汽车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需要大力推动,因此需要借助“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在国际上更好的提高东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划需要对接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在“十三五”期间,东风汽车最重要的海外战略就是海外投资建厂,同时利用经销商渠道发力。

格力电器

格力电器市场部部长陈自立:新华社打造的“民族品牌传播工程”为我国优秀民族企业进一步发力海外市场、加快品牌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平台,对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格力将坚持自主创造,深耕核心科技,同时借助“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的平台和资源,实现对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带着中国制造走出去,带着优质的产品走出去,最终实现民族品牌走出去。

中国光大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民族品牌的传播不单为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参与高端竞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遇,更是为中国民族品牌闯出重围占领制高点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优秀民族企业和优秀民族品牌与新华社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实力和智库力量相结合,一定会结出“1+1>2”的硕果。中国品牌经历了自身的苦练、成长和觉醒,也完全有能力和魄力和世界知名品牌一较高下,有信心去征服全世界最挑剔的消费者和客户。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兵:对于民族品牌,首先要看到这些年的进步。北新建材在技术创新和质量指标方面,与外国企业相比,某些地方还有所领先。不管是个人消费者还是部门采购,应该了解中国企业的进步与创新,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和采购部门直接越过中国品牌,选择国外品牌,应该多关注中国产品。“民族品牌传播工程”与国家战略一脉相承。对企业来讲,有责任在所在领域打造超越世界品牌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这也是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自信的促进,更是为行业和消费者做了一件好事。

海航集团

海航集团董事局副董事长陈文理:入驻“民族品牌传播工程”能让海航集团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全球传播,让更多人以更广泛、便捷的方式和渠道认识并了解海航集团,推动海航集团国际化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未来,海航集团将借助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的东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集团国际化资源优势,向世界发出中国品牌的最强音。

伊利集团

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坚守品质是伊利一直以来最为重视的方面。为保障产品品质,伊利建立了严苛的质量管控“三条线”,即:在国标线基础上提升50%的标准制定企标线,又在企标线基础上提升20%的标准,制定了更严的内控线,同时建立比肩国际水准的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三鹿奶粉事件后,国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为关注,伊利十几年来一直致力研究中国母乳成分,并建立了中国母乳成分数据库。同时,伊利在实现国际化战略上,正运用全球尖端科研力量、智慧力量,形成一个全球智慧链。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健:企业品牌的不断持续,根本的保证是产品质量。因此,产品质量应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随着消费群体的不断年轻化,企业要不断适应新媒体形式的发展,张裕也正在积极的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新媒体形式来讲述张裕的品牌故事。“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海外拥有180多个分社支机构。张裕的国际化进程正在起步,希望通过“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将张裕的国际化进程传递给国内消费者,同时也将张裕国际化的进程在国际上进行传播。

扬子江药业集团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徐镜人:扬子江药业集团是一家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国家大型医药企业,始终以质量兴企、创建名牌为推力,传承、坚持“高质、惠民、创新、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和“为父母制药、为亲人制药”的工匠精神。在扬子江药业集团有一句话深入人心:“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多年来,集团致力于建立健全全产业链的“大质量”体系,创立了“基于黄金圈法则的药品质量风险管控模式”。

ofo小黄车

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杨品杰:作为全球无桩共享单车的原创者和领骑者,希望ofo小黄车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价值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更希望以ofo小黄车为缩影,将中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理念传递到世界。ofo 将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民族品牌。未来,ofo将不忘初心,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民族品牌发展路径,共创民族品牌的未来。

民族品牌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看看这些企业在做什么?

从传统的消费行业,到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都是那些在品牌动作上稳扎稳打的企业。品牌升级的背后,是产品、服务的进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品牌再塑:消费企业焕新生

近年来,酒行业的消费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品牌不再固守陈规,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华丽转型,这让民族品牌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白酒消费市场,茅台集团的地位毋庸置疑,近年来,茅台集团不断推陈出现,推行多元化战略,也取得了亮眼的业绩表现。

大火的电影《战狼2》让茅台也火了一把,爱国主义情怀让民族品牌熠熠生辉。近期茅台集团也是动作频频,向“千亿茅台”目标发起了冲击,

除传统的营销转型、生态战略转型外,茅台集团也有意完善物流链,提出“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型方向。近期,茅台集团宣布将与中国物流公司、仁怀酒投公司一起,努力构建三方合作的新平台、新机制,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新模式、扩展冷链物流等新业态,促进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

这也就意味着,市值冲新高的茅台集团开始全方位展示新形象,民族品牌不再走单一化发展道路,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茅台物流公司将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快速转型、由基础物流服务向供应链服务的转型升级,为茅台集团实现千亿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不单是白酒行业,葡萄酒领域的巨头也蠢蠢欲动。历经百年的张裕品牌,提出“国际化+年轻化”的发展目标,企业努力让百年品牌更年轻。按照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的话来说:“消费者一代一代在崛起,要让更多年轻人去接受产品。现在70后、80 后、90后需要什么,就要从产品、营销上满足或超越他们的期待,这是张裕未来的方向。”

讲好产品故事是张裕的长项,今年3月,张裕推出“珍藏版五星金奖白兰地”,将原有的金奖白兰地品质升级,价格在200-300元的区间,瞄准了年轻精英“喝少一点,喝好一点”的需求,其推广主题为“不到四十喝不出的味道”,情怀牌引发了消费者的共鸣。

两家企业的转型故事殊途同归——积极改变可以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大浪淘沙,企业敢于突破自我,才能拥有未来。

民族品牌的海外之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如今,一些民族品牌并没有因为在国内大获成功而止步不前,它们不仅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还肩负着带领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重任,不仅是带着产品,还带着高端技术走出去,最终实现品牌走出去。

每年8月的美国西雅图,有大批来自中国的电竞爱好者来观看世界顶级的电子竞技比赛《DOTA 2》项目决赛。在明年的西雅图,人们除了能看到中国电竞选手的面孔外,还将看到中国制造的共享单车品牌ofo小黄车的身影。

据报道,中国共享单车公司ofo在获得美国地方政府的许可后,成功带着1000辆“小黄车”驶进西雅图。ofo创始人戴威表示,ofo的目标是解决城市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ofo来说,美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为“小黄车”不仅方便,而且廉价、低排放,能给市民带来良好的出行体验。

ofo于2016年末开始了全球扩展计划。不到一年,ofo已进入7个国家,分别是新加坡、英国、哈萨克斯坦、泰国、马来西亚、日本以及美国。

如今,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中国智造”正成为向海内外传播中国形象的正能量。作为“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之一,以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行业领军者,不仅对传统的自行车制造产业升级产生巨大影响,还为未来物联网城市智能生活提供了全新思路。据ofo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与传统自行车制造厂商合作外,ofo还携手华为、中国电信等共同打造了物联网智能锁,这也是该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

 除了在智能出行领域,已在海外取得一定成绩的中国家电企业,并没有停止转型升级的步伐,智能家电和智慧家居成为了企业新的增长点。

目前,格力已在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格力”自主品牌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3亿。

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张,格力集团已不满足于“好空调,格力造”这个口号,并通过技术优势延伸到其他非家电领域。从2013年开始,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就已小规模外销,到2016年底,外销设备产值超过10亿元。

年报显示,2016年格力在巩固空调市场现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加速在智能装备、智能家居模具等领域的产业转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1亿元。

在智能家居方面,格力则是以产品多元化及智能家居为切入点,探索研究家用消费类电子、通信及工控芯片的发展方向,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空调、洗衣机等多款产品已实现无线连接,并能通过“格力+”APP进行远程控制、故障报警以及维修的服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未来5年将累计带来1.5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得益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中国家电企业的智能制造已领先于全球。”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表示。

无论是ofo还是格力,这些“中国智造”的结晶,如同民族品牌的一张张名片,让世界重新定位了经济版图中的崭新中国,也让国人自豪不已。

白银时代:解锁品牌房企的正确破局姿势

回到国内。在衣食住行这几个最贴近民生的行业里,“住”,一直是国人最关切的领域。

随着城市住房的消费主力军已逐渐过渡到对住房要求极具个性化的80后、90后,品牌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身处于这个强者恒强时代的企业带来了更高的产品溢价,也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的一大表征。

2016年的相关机构数据显示,品牌10强企业的超额收益均值达到60亿元以上,实现了超额收益的大幅增长。11-20强企业的均值在20亿元左右;21-50强企业均值约为10亿元。有多数企业的2016年品牌价值增长率在10%以上,有超过20家企业品牌价值增长率在20%以上。随着品牌不断积累,企业品牌成长实现正向反馈。

业内专家表示,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品牌营销逐步呈现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除联合开发进行行业内的品牌合作外,品牌房企还积极寻求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品牌企业的合作,加速新服务的落地。以客户为导向,品牌房企不仅在产品打造上创新户型定制、家装服务、物管升级等,还通过丰富的品牌活动提高客户黏性。在此过程中,新媒体的重要性日渐提高。很多房地产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自媒体运营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进行信息分享,有效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品牌传播上,强势传播是龙头房企青睐的一种形式,如恒大在全国172个城市同步举行“无理由退房”活动,以及多家房企所推出的多城联动、全民特价购房活动,多盘联动的方式不仅引起了一波接一波的购房热潮,还成功将企业的品牌形象宣传出去,对大型企业来说,是一种屡试不爽的品牌宣传方式。

在互联网思维的不断冲击下,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地结合互联网进一步挖掘企业品牌价值。在互联网金融、社区O2O、品牌输出、轻资产模式和围绕房地产产业链的品牌延伸多维角度拓展了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大型品牌企业品牌升级,通过更名逐步淡化地产在企业品牌中的地位。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大型品牌房企陆续完成企业更名,比如恒大地产更名中国恒大集团、远洋地产更名远洋集团、雅居乐地产更名雅居乐集团等。这些品牌房企进行更名均将地产二字去除,表明企业主动进行多元化业务的模式转变,从传统意义上的地产企业向多元化集团转变。

                                   文/杨昭 苏原 徐晟 高小 贾启明 哈昊天 房磊 胡莲 邓华东 吕天骄
相关推荐
点亮乡村孩子运动梦想 康师傅包装饮用水“挺你”计划圆满收官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召开,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体育文化力量。

“安心挺你”一路生花 康师傅包装饮用水与青少年共同发光一起闪亮

近期,“安心力量 挺你到底”公益纪录片视频在新华网上线,片中所展现的无畏追梦、向光而行,让很多人动容,梦想的力量再次击中大众心弦。

2023全球生态品牌认证榜单发布,海尔蝉联“领航者”

8月29日,2023(第二届)生态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了“2023年生态品牌势能图”,今年共有18个标杆品牌获得生态品牌认证。其中,海尔处于势能图的最高象限,再次获评生态品牌“领航者”。大会同期举行了《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3)》新书首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