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首期并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2-29 14:47:26

新华社广州12月29日电(记者王浩明)28日,粤港澳大湾区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广东省台山市海宴镇500兆瓦渔业光伏发电项目首期工程成功并网。

据介绍,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为500兆瓦,占地面积约6500亩。首期工程200兆瓦,由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共同投资建设。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陈澜介绍,500兆瓦全容量并网后,每年可提供5.43亿度清洁电能,满足11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4万吨,相当于大湾区约7.5万亩森林的碳汇量,也相当于在海宴镇20%的辖区范围内植满树木。

陈澜介绍,项目全容量并网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利用太阳能发电,下方水域发展特色养殖,将使水域空间得到全方位立体利用。

当地村民介绍,原来这一片滩涂因为日照强烈,水温较高,无法养殖产值更高的鱼类,而是以养殖生蚝为主。在光伏板的遮挡下,藻类繁殖会减少,对改善水质状况、降低水面温度都有帮助,为鱼虾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