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通航产业网越织越密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30 10:25:58

“可别小瞧这1公里半径的空域,从日出到日落,起降的架次可不少呢,我们正申请飞夜航。”位于海南三亚凤凰岛的亚龙通用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邓豪杰说,“从这里到免税购物中心的航线,有10多家公司在飞,是全国最繁忙的空域之一。”

美亚航空总经理周茂军介绍,美亚依托水上飞机码头打造“海空驿站”,整合了旅拍、摩托艇等多个水上项目,“不仅可以从空中看海,还兼顾了水上运动。”

近年来,海南不断推进低空空域改革。三亚空管站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三亚低空旅游飞行6643小时,起降8.7万架次,载客26.35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的35.2%、61.6%和68.3%。

作为国家低空空域及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海南积极作为,在军民航空管、运营公司、机场、服务用户间建立信息接口,构建起通航管理、运营、保障服务网。

“同样的飞行培训业务,在其他地区要飞一年左右,在海南只需要4个月,效率大大提高,业务量也不断增加。”河南永翔通用航空公司负责人张洪飞说,“在海南,一年有300天以上的可飞天数,适合开展航空飞行运动项目,我们已经在海南注册了新的通航公司,直升机培训业务都放在了这里。”

推进低空空域改革,要求空域管理更科学、飞行程序更规范,而实现这些的前提是技术过硬,要能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在海南省国资委牵头下,省属企业金林集团以通用航空作为发展主业,通过筑巢引凤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率先建成了军民航双认证的通航飞行服务站,海南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省域低空监视全覆盖的省份。

“通航产业与海南自贸港气质十分契合,依托自贸港的有利政策,海南在推进‘空地组网’的同时,产业网越织越密,很快就能生产自己的飞机了。”海南省国资委主任马咏华说。

据了解,国际知名的轻型运动飞机企业已在海南完成项目公司注册,将依托金林通航产业园区,开展飞机装配制造、运营销售等。

海南低空空域改革推开了通航产业发展的大门。截至目前,进驻海南的通航企业达到60多家,运营113架有人驾驶航空器、5万余架无人驾驶航空器,业务范围从单一的平台作业、观光旅游拓展到体育、航拍、医疗救援、地理探测等众多领域。

马咏华说,海南正大力推进“空地组网”,将布局建设20个形态、功能各异的通航机场,实现城、乡、路、林、海的航空应急救援省域全覆盖和全省域“县县通”,环岛旅游公路也将规划布局40个不同形态的飞行驿站,符合条件的地方还将配备水上飞机起降点,夯实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平台,为高端制造、通航飞行器研发制造等奠定基础。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加紧政策落地 冲刺封关运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记者近期走访看到,海南各地、各行业持续加紧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地,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精准惠企送春风 纾困解难助发展——2025年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始终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于2025年3月至5月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