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泗县公安局设立“办不成”反馈窗口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1-07 16:55:01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公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1年以来安徽省泗县公安局在公安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反馈窗口,努力把“办不成的事”转变为“办得成的事”。

泗县公安局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办不成”反映窗口,指派专人及时受理与公安业务相关问题,如申请人提交申请后,不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者多次跑路未能办结等问题。对申请人反映的问题、诉求及时梳理反馈、分析原因、协调解决,把“办不成的事”转变为“办得成的事”,确保群众办事不白跑、不多跑、有处找、有人帮。

“办不成”反映窗口受理企业群众符合审批服务办理条件,在网上或实体窗口提交办事申请后,因政策、系统、申报材料、服务态度以及询问、受理、审批环节中的办理程序等,造成“跑多趟”或“超时办”等问题。重点是解决因政策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正常窗口无法办理的疑难杂症。因个人原因办不成的及业务范围之外的事项,不属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范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禁止性规定,不该办的坚决不办。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不影响他人合法权益、不突破政策底线的情况下,能办则办,集体研究,集体担责。对于群众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属于政策不适应形势发展的,由相关警种牵头提请上级公安机关研究调整相关政策规定。注重收集、分析窗口受理的办不成事项,调整完善有关政策规定,破除阻碍群众办成事的隐形壁垒,确保群众反映类似的问题不再重复出现。对有关窗口单位违反规定未限期整改的,及时梳理汇总上报上级公安机关处理。对工作人员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情形,按相关规定报有关单位依规依纪督查问责,确保企业群众反应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解决。

设立“办不成”反映窗口,是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泗县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有力举措,更是完善服务群众响应机制的创新。泗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局窗口将持续推进“办不成”反映窗口机制建设,加大宣传推广,逐步拓展“办不成”窗口功能,不断提升公安窗口服务效能,以“小窗口”服务大民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倾情打造“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解决”。(马训标)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浙江对外资“引力”持续加强

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对浙江涉外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达96%。在浙外资企业盈利情况稳中有升,对未来5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向好,87%的受访企业2024年在浙投资利润率实现增长或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