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驻德国大使:德国对中国市场开放保持积极预期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1-14 10:19:01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日前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中国正在并将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另一方面德国对中国市场开放保持积极预期,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背景下,这种乐观的市场氛围说明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赢得了德国企业的认可。

吴恳日前接受德国《公务员报》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该报记者问道,中国市场将继续对德国企业开放,允许更多政治经济参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都符合德方利益。请问中方在多大程度上能做到?

吴恳回应称,一方面我们正在并将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中国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外商投资法已进入第三个年头,采取了持续减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等一系列真招实策。在专利保护方面,中国已是知识产权大国,保护知识产权也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初报告表明,中国2020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第二年高居全球之冠。根据最新《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在创新领域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2位,是全球排名前30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开放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密码’,坚持扩大开放对中国来说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另一方面,德国对中国市场开放保持积极预期。吴恳指出,中国已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德国商会民调显示多数德企对在华业务持乐观态度,超过70%的企业计划加大在华投资,近60%的企业预计其利润将增长,96%的企业表示没有撤离中国的计划。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背景下,这种乐观的市场氛围说明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赢得了德国企业的认可。“去年底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原本可以更好实现对双方企业投资合作的有力促进和保障,遗憾的是,该问题被人为设置了政治障碍。”

谈及中国近期加强监管的举措,吴恳强调,这针对的是相关企业滥用垄断地位损害竞争、创新和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这有利于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我也注意到,近年来欧盟也在探索并主张加强对大型数字企业的规范化监管。”

吴恳表示,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正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着力解决现实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相关推荐
山东省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智能制造交流会

山东省-日本智能制造交流恳谈会日前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来自中日汽车、装备、物流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及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贸易投资和项目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向中国援桑医疗队授勋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8月25日在桑给巴尔总统府接见第34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向全体队员授勋、颁发奖章及纪念证书,以表彰他们对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