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高质量就业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肥城去年城镇新增就业近万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2-01-21 09:57:43

去年以来,肥城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做实“服务基本功”,为企业群众提供“保姆式”就业创业服务,保障了就业局势持续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1年肥城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667人,开展技能培训1.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分别完成年度“民生实事”任务目标的193%、138%和3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1.7%以内。肥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连续第三年被人社部办公厅表彰为“全国就业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连续第二年被中国就业促进会表彰为“就业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王瓜店街道南军寨社区被人社部表彰为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去年肥城市的招聘活动以“线上招聘”为主,通过肥城政务网、掌上肥城、君子肥城、就业人才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搭建线上招聘平台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供群众线上选择工作岗位,共发布用工信息17期,涉及1200余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在“线下”,多渠道推送招聘信息服务基层群众求职,印制就业信息宣传挂图、《就业信息小册子》等宣传用品3万多份,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张贴到所有镇街和村居宣传栏醒目位置供群众选择。持续开展就业服务“下基层”“赶大集”活动,先后在湖屯镇、仪阳街道及部分社区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活动,满足群众就业服务需求。

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确保稳定促进就业。去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就业政策宣讲“进企入户”活动,对全市所有镇街和村居、350家企业开展集中宣讲,助推优惠政策落实。年内累计落实政策性资金8260万元,其中,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88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550万元,发放培训补贴、创业补贴、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资金4000万元。积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年内共为497名自主创业的个人、25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解决创业企业和创业者个人资金困难。

深入推进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新认定泰山技师学院等12家单位为肥城市2021年度定点培训机构。坚持把“科学设置课程”放在首位,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由定点培训机构按群众需求开展培训,确保把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针对企业在岗员工,由企业按照自身技能人才需求设立课程,由企业培训机构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开展相应培训,以技能提升促进高质量就业。

持续优化环境,做实为民服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走基层”活动,与各镇街(社区)专干、人社专员下沉一线摸底子,以“扫码”“问卷”等形式,创新方式收集劳动力信息,摸清劳动力底数,分门别类建立劳动力就业摸底台账和企业用工需求基础台帐,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不断扩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全力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聚焦重点抓兜底。注重做好下岗失业、灵活就业等困难群体的援助服务,2021年先后为1578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710万元,为1556人代缴医疗保险费371万元。为530名新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为1800多名群众办理新参保手续,为近千名困难群体代办退休手续。

据肥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同志介绍,2022年肥城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主要目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努力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全市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年内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8000人,全力保障就业形势持续稳定。(纪宗玉、颜慧智、周强、梦涵)

相关推荐
肥城建安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进发

多年来,肥城建筑安装“大军”北上南下,东拓西进,走遍了全国、走出了国门。预计2021年全年建安总产值将突破900亿元,税收突破33亿元,向着千亿级产业目标进发,“建安之乡”品牌将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聚焦工业强市 聚力科技创新 肥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中心对山东省2021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公示,肥城市44家企业名列榜单。

肥城市入选“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榜单

2021年12月16日,《小康》杂志发布“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排行榜”,其中,山东省肥城市成功入选,并以91.76的得分位列榜单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