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9366.9亿元人民币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较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1-25 10:40:52

1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1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有关情况。她表示,2021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3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折合1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99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折合1549.4亿美元,同比下降0.6%);新签合同额1667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折合25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疫情困难情况下逆势增长,显示出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保持进取心态,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外贸承包工程乃至境外经贸园区建设方面维持稳步发展。

“在全球疫情仍然严峻的2021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能够实现正增长实属不易,而且我国还通过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了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束珏婷介绍,2021年全年对外投资合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较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增多。新签合同额上亿美元项目560个,较上年增加46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三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末,纳入商务部统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分布在46个国家,累计投资507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6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9.2万个就业岗位,有力促进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推动我国对外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主要得益于我国自身的努力,即不断推动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扶持外贸新型业态、改善外贸自由化和便利化等。同时,我国主动开展多元化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挖掘东盟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将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相结合,在协作共赢的基础上,为全球经济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这也反映出我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肖本华表示,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充分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巨大潜力。

展望2022年,刘向东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需在存量基础上稳步拓展增量,继续做好防范风险与拓展合作空间相结合,在海外市场走稳走实,着力在对外承包工程、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方面发力。

肖本华认为,从区域来看,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增长点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另外,随着RCEP协议的正式实施,对参与该协议的经济体投资也将成为重要增长点。从投资方式和内容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园区合作将会是重要增长点,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

相关推荐
2025年企业“走出去”系列培训暨绿色农业产业投资说明会成功举办

4月24日,2025年企业“走出去”系列培训暨绿色农业产业投资说明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举办。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内蒙古继续成为全国投资热土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

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以坚定的政策支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长治久安的社会氛围,为外资企业提供了珍贵的稳定预期,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