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 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1-27 19:27:19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市场主体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全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亿万市场主体的磅礴力量推动了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大关、国家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承载7亿多人的就业基本盘。

蒲淳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深入分析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影响,密切关注市场主体的运行状况和政策诉求,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会同有关部门突出抓好“稳”的政策供给和落实,综合运用纾困减负、激活增效的各种政策工具,更好支持和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同时,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和综合效能提升上迈出“进”的新步伐,加快构建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准入准营规则,促进市场主体服务便利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蒲淳指出,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续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牵头推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范围实现全覆盖,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抓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贯彻落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例。持续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基础性制度。推动制定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国家标准,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整体水平。加快建设企业电子证照库,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进一步缩短国家标准制修订周期,完善CCC认证企业自我声明实施方式。

二是在加强公平公正监管上持续发力,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丰富信用监管工具箱,参与事前信用培育、规范事中监管行为、强化事后失信惩戒。全面归集涉企信用信息,加强信息公示,用市场力量约束企业行为。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提高监管覆盖面和有效性。着力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虚假违法广告,防止假冒伪劣盛行。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三是在提升改革获得感上持续发力,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政策,从财税、金融、社保等多方面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提升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服务水平。落实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国产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国产保健食品备案等事项的跨省通办。开展涉企收费治理行动,打通惠企收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开展网络交易保公平行动,加强网络交易新业态监管。

四是在完善法制保障上持续发力,加强基础性制度供给。继续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做好《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着力推进《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为“放管服”各项改革措施提供支撑。

相关推荐
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硕果盈枝”

近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团队在赞比亚奇邦博农场和锡纳宗圭农场成功实施了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第三期标准化技术援助任务。此次援助从10月15日至25日,围绕标准体系培训、田间实操指导、标准体系发布和田间技能比赛等内容展开,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农业标准化综合水平。

“一带一路”国际项目合作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取得重要成果——由秘鲁、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同推动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供应链透明化项目,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持下顺利完成验收,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中老签署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谅解备忘录

9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邓志勇与老挝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纪高·辛纳翁在江苏南京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农业与环境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