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蒙城:强化“四步走” 做实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2-21 09:30:03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把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监督到位的工作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资产规范高效管理、安全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扎牢制度笼子,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蒙城县坚持依法依规,根据国家、省乡村振兴部门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蒙城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扶贫资产管理具体工作开展程序和要求,确保全县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县直主管部门承担行业扶贫资产管理的主管责任,乡镇为其辖区内扶贫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村级为到村扶贫资产管理的管理主体,形成县乡村振兴部门统筹、县直相关各负其责、镇村为主的管理机制。

摸清资产底数,加快确权登记速度。蒙城县抽调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县直部门业务骨干,利用三个月时间,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财专项财政扶贫资金、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建立完善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4类台账。建立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即村级子台账、乡镇子台账、县直主管部门分台账、县乡村振兴局总台账,及时更新掌握项目实施进度、资产确权登记入账和资产收益分配情况。

规范资产移交,明确各方管护责任。蒙城县项目实施单位将验收合格的扶贫项目,通过签订移交文书的方式,交付项目受益对象,明确产权归受益对象所有,分年度、分类别、分项目做好资产登记入账。同时由县直主管部门牵头,相关责任方管护运营,明确村(社区)“两委”负责本村扶贫资产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管理,逐一登记造册入账,归档留存,确保“资金清、项目清、资产清”。对已纳入管理的经营性扶贫资产,采取承包、租赁、入股有偿等形式,与经营主体签订协议,做好风险防控;对公益性扶贫资产,确定专人管护,确保正常运行;对村集体经营资产,完善后续管护标准和规范,明确日常管护责任,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优化收益分配,发挥资产帮扶作用。蒙城县按照“所有权与监管权相统一,收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扶贫项目资产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应对机制,紧盯每个收益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和收益收缴情况,督促指导管护主体和运营主体管好用好资产,确保收益足额到位,避免资产闲置流失。规范收益分配,资金、资产收益类项目的收益,按照产权归属合理分配收益;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取得的收入,原则上主要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优先用于监测对象稳定脱贫、公益性岗位劳动报酬、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改善和维护村内小型公益设施等支出,切实发挥收益最大效益。(李彬)

相关推荐
营造书香氛围 安徽蒙城许疃镇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小圩村组织辖区青少年儿童及家长在农家书屋开展“我爱阅读”主题活动。

安徽蒙城:打造“友好场景建设” 服务新就业群体

今年以来,蒙城县持续强化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建设,积极打造25个友好新场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暖心服务,服务新就业群体。

扎根田野担使命 绘就乡村新图景

2024年,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第二轮乡村振兴工作中勇挑重担,与3省9县10个村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