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河西走廊地区外繁制种基地迎来种子进出口旺季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2-22 16:28:43

新华社兰州2月22日电(记者王铭禹、任延昕)春耕备耕在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多家外繁制种企业生产的蔬菜和花卉种子进入出口高峰期,大量国外原种也从兰州中川机场国际航空口岸入境,准备代繁。我国最大的蔬菜和花卉外繁制种基地迎来种子进出口旺季。

兰州海关介绍,外繁制种是指利用境外种子商提供的农作物种子资源定向繁育农作物种子,再将所繁育种子出口至境外种子商的一系列生产、交易过程。每年春季,有大量国外原种从兰州中川机场入境,经繁育成熟后再次出口。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植物病虫害发生少,适合农作物生长发育,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和花卉外繁制种基地,每年外繁制种面积达7万多亩。

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开始发展外繁制种产业,经过近40年的培育发展,外繁制种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的特色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在兰州海关注册的对外制种企业达65家,外繁种子品种主要有蔬菜、瓜类、花卉、油料、玉米等5大类,与欧盟、中东、南美、北美、东南亚等地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期保持稳定合作关系。近三年来,每年经兰州海关检疫合格通关放行的进出境种子货值均超过1.5亿美元。

为支持外繁制种产业健康发展,兰州海关从进境原种,到种子苗期、生长期、出口,建立起全链条检疫监管体系,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传入。

相关推荐
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重庆海关4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经新通道进出口总值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规模创历史新高。

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关总署4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161.3亿元,同比增长11.9%,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长11.8%、进口增长13.2%。

一季度云南对越南进出口额增长25.9%

记者从昆明海关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云南对越南进出口贸易额达39.5亿元,同比增长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