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合作社奏响强村富民“最强音”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2-28 10:01:02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坚持以村集体为主,以固定收益、“保底+分红”、入股合作等方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市场化的方式购买社会服务,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最大限度提升土地规模效益,实现村集体与农民收入双增加。

多举措引导土地流转。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书记项目”强力推进,县、镇、村三级书记带头为群众宣讲有关政策,积极发挥网格党群服务站、党员先锋岗等党群服务阵地作用,引导鼓励群众自发参与。根据集约土地地力等级、产出价值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按照每年每亩土地600—1000元标准实行阶梯定价,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对于土地经营权入社农户,根据土地产出、合作社发展情况等因素,每亩土地可获得800—1000元固定收益;也可在每亩土地600—700元保底收益基础上,根据实际效益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盈利用于二次分红。对于不愿入社的农户,合作社可为其提供生产托管服务,推进规模化经营;或采取土地置换方式,以其他位置、质量较好地块置换农户土地。

多要素强化资金保障。采取整合资金、先建后补等方式,建立土地集约经营资金池和发展基金。举办金融要素对接会,协调农行、建行等金融主体,为村集体提供“地押云贷”“裕农快贷”等金融产品。推动乡村产业、农田水利、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向实施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村倾斜。2021年,全县实施土地深翻12.54万亩,兑现服务组织补助资金501.8万元;新建秸秆收储中心1个,完成秸秆综合利用10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36%;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24.37万亩,落实补助资金1153万元。加大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自缴保费由财政与合作社按1:1承担。2020—2021年度,全县完成小麦、玉米保险投保8.5万亩,财政补贴保费106万元。

多角度探索多元服务。依托萧县供销合作社、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职能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域内社会化服务资源,并引入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职能资源,已建成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5个、全程机械化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3个,辐射带动770余家各类服务组织,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10余万亩。创新合作社经营模式,综合考虑自主经营能力、社会化服务发展等实际,合作社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服务组织开展“耕、种、管、收、购、销”全链条式托管服务;或选择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开展订单式分链条式托管服务;或通过整合域内农机、人员等资源,自主开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规模化生产经营。制定土地集约经营激励政策,切实提高合作社管理人员积极性。用活人才振兴政策,2021年以来精准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122人,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300余人次、产业带头人500余人次、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200余人次。

多层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明确股权配置,农户以货币或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地上附着物等非货币财产入股,村集体以集体土地、资产及上级扶持资金等单一或组合方式入股,按出资额折股量化,其中村集体持股比例不低于20%,单个成员持股比例不超过20%。与社会资本、企业合作时,明确要求村集体和群众所占股份超过50%,确保合作社集体属性。细化收益分配,在纯收益中提取10%资金作为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提取10%资金作为风险防控资金,用于弥补亏损;按章程或成员(代表)大会规定比例提取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对合作社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经过上述分配后余额,按成员股份进行分红。健全完善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事项纳入“小微权力”清单,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实现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重大发展项目、重要经济合同及大额支出、贷款债务等事项,由乡镇进行审核、把关,确保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长远发展、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王敏  王婉雪)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深化“一线工作法”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宿州萧县深化“一线工作法”,全县上下聚焦发展大局,县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带头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现场、走在项目一线、走向对标地区,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开展、学习在现场进行,主动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萧县阳光玫瑰葡萄”上榜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加大葡萄产业扶持力度,强化科技赋能,突出品牌打造,不断擦亮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县葡萄产业发展上作出了强农富民“大文章”。

安徽萧县酒店镇举行2024年农村公益性以工代赈项目开工仪式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酒店镇2024年农村公益性以工代赈项目开工仪式在酒店镇何寨村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