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璐 2022-03-02 13:37:07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郭宇靖、吉宁)3月1日,北京市对外发布《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出,将以“双场+双区”(指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为主要空间载体,在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双枢纽”客群流向通道及沿线,串联带动市域乃至京津冀地区若干国际消费微中心功能提升,形成圈层递进、串联辐射的国际消费新体系。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双枢纽”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是重要国际资源要素流通的大平台,集聚了大量的客流、货流、信息流、资金流,是链接国际、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支点,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将有力支撑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北京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2021年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共进出港航班49.9万架次,较2020年增长17.6%;旅客吞吐量合计5769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12.2%。“双枢纽”作为北京重要的战略性国际通道,具有国际消费要素超级“流量场”的天然优势,消费潜力巨大。

方案提出,将充分发挥机场对要素资源汇集引流作用,汇聚全球优质品牌和服务,提升“双枢纽”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展示、体验、采购、物流、结算等消费全链条能力,推动商务、旅游、文化、会展等业态融合互促,提升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在全球消费价值链中的枢纽功能。

方案提出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标杆、构建高效通达的国际物流体系等5方面24项重点任务。其中,针对从“双枢纽”到市区等重要消费节点,将完善“双枢纽”轨道交通建设,推动铁路、机场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立体接驳,完善城市航站楼“市内消费+预办登机”一体化消费功能,并沿客流通道布局特色消费产品和服务,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消费微中心,形成机场-市区消费带,培育建设若干新型城市消费空间,辐射京津冀乃至北方国际消费网络。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的打造将显著牵引拉动北京消费扩容提质增效,形成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

相关推荐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北京开行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激发“中国游”活力

登上长城,欣赏雄伟壮丽的景色;沿北京中轴线漫步,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徜徉于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领略夜间城市魅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近日齐聚北京,在48小时“发现北京之旅”中深度感受“中国游”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