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3-14 11:50:43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杨楼镇借助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春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紧抓传统种植机遇,发挥传统作物基石作用。立春以来,该镇多次召开小麦春管现场会,压实各行政村及镇直涉农单位职责,全力抓好8.3万亩小麦春季田管和春管备耕工作,印发“小麦春管技术明白纸”1万余份,出动自走式喷雾机8台/套,日作业能力达3200亩,喷施防治小麦纹枯病药剂7.5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90%,通过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全镇麦田已化学除草完毕。

紧抓结构调整机遇,大力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在该县“集土地,请人种”的振兴措施指导下,杨楼镇路套村充分发挥土地集约化发展思路,依托田地、气候、水质等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村北部地块地势低洼,雨季天气容易积水,全年只能收种一季冬麦的情况,确定了特色水稻种植的发展道路。经过2年多的探索种植,路套村已集约土地300亩,其中引进种植的两系法杂交水稻200亩,亩产1300斤,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50万元。同时,特色种植还带动周边40多名群众就地务工,有效增加群众务工收入近8万元。

紧抓发展改革机遇,促进乡村发展全面振兴。杨楼镇积极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该镇冯场村紧扣“党组织+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脉搏,通过“党组织+党员+群众”的工作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土地集约工作。2021年该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1470余亩土地集中到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中,大大提升了土地收益。流转土地以后,合作社积极开发务工岗位,如大蒜种植员、新苗扦插员、机器操作手等,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地块的日常栽培、养护中来,就地就近吸收附近村民就业,目前合作社中已开发固定岗位30余个,临时岗位100余个,群众年均增收5000余元。(王加启  王婉雪)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优发展环境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发展和改革委积极探索信用体系建设新路径,不断创新诚信文化宣传,营造了知信、守信、重信、用信的良好发展环境。

安徽萧县:点燃创新引擎 蓄势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厚植平台、赋能转型、汇聚人才、优化环境,推动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安徽萧县:以“新”提质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科技创新生态,强平台、促转型、汇人才、优服务,点燃创新引擎,向新而行、奋楫争先,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