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让外资更好地促进“双循环”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3-15 13:43:44

开年以来,中国吸收利用外资稳中有进,既得益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效果,又得益于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劳动力资源的吸引力,更得益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各地精准引资的努力。

相比数量,外资来华的结构和质量更引人关注、看点十足。

从区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区引资潜力和空间正逐步释放。今年1月,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8.7%、46.2%和42.2%。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生效实施,将中西部推向开放前沿;《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中,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引导外资在中西部地区产业链布局优化,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系列优惠政策,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成本……这些都成为外资在中西部加速布局的重要考量。

从利用外资结构看,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外资新的着力点。2021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首次超过了30%;今年1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6.1%。这些得益于中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法规和政策的引导以及各地对引资结构优化的重视和配套政策的落实。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态势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

外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是“双循环”的天然载体。外资在高技术行业布局增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与消费升级及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的地位;外资在中西部布局加速,有助于发挥其“外引内联”的纽带作用,推动中西部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更好链接。

《“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好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资体量增大、分布均衡、质量提升,无疑有助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际引资竞争依旧激烈。中国稳外资仍面临市场准入限制、市场公平有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等诸多挑战。为此,应持续推动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发挥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地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发挥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重大经贸展会的投资促进功能,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助力打通国内产业链的堵点和断点。

同时,中国还应积极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完善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监管执法等领域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稳住现有存量外资、吸引更多增量外资。

(作者许英明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

新华鲜报丨净增持101亿美元!外资持续加码人民币资产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成效如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中国“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商务关系千家万户、联通国内国际。“十四五”以来,我国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商务工作成效如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