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埇桥区为生态发展构筑林业支撑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3-22 10:21:23

人工造林5500亩,封山育林18500亩,农田林网建设258公里……今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整体绿化、科学绿化、生态绿化”的原则,为生态发展构筑林业支撑。

该区围绕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和农田林网示范区,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加快村庄绿化改善提升、村外林带补缺成网、山坡湿地植树增绿,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奠定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改善的林业支撑,打造皖北平原国土绿化和林产发展的示范样板。

据了解,2022年埇桥区计划人工造林5500亩,封山育林18500亩,退化林修复5500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10000亩,农田林网建设258公里,“百村万树”村庄绿化提升25个行政村,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7个。

全面推进农田林网示范区建设。2022年合并实施、整区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农田林网示范区建设,通过新植林带、补植树木、抚育改培等方式,扩延林带长度不低于258公里。按照林带长宽不减、标准不降,主栽高大、乡土、用材树种的原则,稳步实施农田防护林建设,高标准建设埇北、埇南2个农田林网示范片11万亩。

实施石山增绿添彩工程。全区实施石山人工造林1500亩、退化林修复5500亩、封山育林18500亩。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工程推动、造封结合、专业实施的原则,重点实施S407沿线可视范围内山体增绿添彩工程。

实施“百村万树”村庄绿化提升工程。遵循乡村森林化、村庄生态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树种多样化的建设原则,科学推进村庄绿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区计划实施25个行政村,每村新植树木1万株以上。重点在村庄周边、道路两旁、沟塘堤边等隙地,实施见空补绿、见缝插绿,强力推进与村外林带有机联系、补缺成网;在房前屋后、院落四周补植优质果树,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张成伍   丁丹丹)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永安镇:白术飘香产业兴 村民增收有“良方”

日前,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双鑫村的白术种植区,只见连片的白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安徽宿州埇桥区:“三位一体”厚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沃土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聚力建机制、搭平台、强招引、优服务,通过构建政策引领、平台支撑、生态优化“三位一体”的系统化人才发展模式。

安徽宿州埇桥区:无花果的富民之路

从一片果园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到一群农户的抱团发展,双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以无花果为媒,在埇桥区永安镇的土地上编织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