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巴西以美为媒“艺术地思考世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3-24 10:33:06

新华丝路巴西利亚3月24日电(记者卞卓丹)距离产生美,互动在于桥。23日在巴西利亚启幕的“长城背后:中国巴西当代艺术展”,就是一架跨越近两万公里连接东西半球两个文化大国的桥。在这里,来自中国和巴西的艺术家们,正以美为媒介展开对话,艺术地阐述对人类社会和全球问题的共同思考。

从巴西利亚艺术博物馆出发,70多件参展作品将于2022年在巴西巡展。中国内地的孙逊、浦捷,香港特区的许开娇,巴西的杜尔塞·顺克等艺术家,通过油画、水墨、雕塑、摄影、瓷画、现场艺术、动画、剪纸等诸多媒介,为受众创作了寓意深刻、语言丰富的作品。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舒建平在致展览开幕式的贺词中表示,“这一展览无疑将成为近年来中巴文化交流的一个标志性活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巴西策展人克莱·德保拉指出,对于巴西人来说,这是一个认识具有国际声望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机会,还可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珍贵而又鲜为巴西人所知的多样性,“最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家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以严谨和精湛的方式呈现美,以及人类在这个时代面对的课题”。

德保拉告诉记者,在备展期间,两国艺术家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的书法、水墨等,创作出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作品,表达了对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关切,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物质的脆弱性、环境保护等等。

“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最好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能超越不同国家人民在交往中常常会遇到的沟通障碍的交流形式。”舒建平指出,“此展承载了当地文化和传统的元素,同时又具有多元叙事的跨国话语,无疑会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认知和理解。”

开幕式当日,巴西利亚艺术博物馆迎来了170多位嘉宾。博物馆馆长马塞洛·若热认为,在国际社会仍存在理解与互信不足的时代,文化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本次展览是巴西和中国相互了解的一个好机会”。因举办此次展览,巴西利亚艺术博物馆史上首次收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而巴西艺术家与中国文化建立的联系,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的探索和运用,无疑是此次展览的亮点。“这种联系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当参观者到达展厅时,几乎无法确定这件作品是由中国艺术家还是巴西艺术家创作的。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审美融合。正是这种文化融合激发了我制作展览的灵感。”德保拉说,这个展览花了四年的时间来组织,期间得到巴西联邦参议院、首都联邦区政府、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等机构的支持。

从事创新和挑战性艺术创作30年的巴西艺术家顺克,将她的参展作品与中国叙事相联系,其中著名的植被系列作品,更是充满中国元素。

“在此次展览中,来自两个国家的艺术家之间不存在分隔。他们的作品相互关联,交流,一起流动,就像来自同一条河流的水。而且,通过建立新的联系,这些作品引发了对我们所生活的全球社会的思考。”德保拉如此表达他对两国艺术家携手创作这台视觉盛宴的理解。

相关推荐
“红厅论坛:新时代中巴携手并进 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巴西举行

“红厅论坛:新时代中巴携手并进 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研讨会4月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30余位中巴官员、学者和媒体代表出席会议。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和巴西同为世界性大国和全球南方代表性力量,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对推动建设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巴西科技部部长:深化巴中科技合作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巴西科技部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4月25日在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巴西和中国的科技合作将为两国带来双赢,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淡水河谷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合作测试含可再生成分燃油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近日宣布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开展合作,首次为淡水河谷租用的一艘船舶供应含24%二代生物柴油的船用燃油VLS1 B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