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埇桥区“内外兼修”打造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3-29 10:11:56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目标,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分9批统筹推进了8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中心村建设,实现了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由“一时美”向“常态美”、由“环境美”向“产业美”、由“外在美”向“人文美”、由“一枝独秀”向“花开满园”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树立了埇桥样板。

精准发力,补齐“双基”短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不断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补齐乡村“双基”建设短板。重点开展了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沟塘整治、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道路畅通、村庄绿化、亮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等10项整治建设。健全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全覆盖;积极推进省级中心村户厕改造,做到了户厕“应改尽改”,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以上;同步实施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户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村庄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内外兼修”,培树文明乡风。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同步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提升。结合文明村、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身边好人”评选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等,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发挥家风家训、民俗民风的育人化人作用,着力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实现“内外兼修”,“内涵”和“颜值”双提升。

村美业旺,助推乡村振兴。把实现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结合起来,搭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扩大“一村一品”专业村覆盖面,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效益。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以中心村为节点,以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纽带,打造各具特色和魅力的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片,推进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集体资产,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村美业旺,助推乡村振兴。(吴继忠)

相关推荐
农行定点帮扶倾心相助 鄂伦春特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五

2023年,鄂伦春自治旗与农业银行“结缘”,成为农业银行第五个定点帮扶县。两年来,农业银行聚焦鄂伦春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信贷投放、资金捐赠、招商引资、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

金融巧筑安居梦:农业银行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四

从水利设施到住房保障,从产业培育到公共服务,在每一个关乎乡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环节,农业银行始终推动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从“有保障”向“高品质”跨越,既补“硬件短板”,也强“功能弱项”,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夯实根基,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深度衔接、长效发展。

农业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构筑产业兴旺新图景——“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农业银行始终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产业,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线,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走出一条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