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国字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映象展在南宁开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4-01 14:51:03

3月31日,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守望——广西“国字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映象展》在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精选广西青年摄影家廖立刚、覃圣云拍摄的58幅代表性作品,制作成巨幅图片,生动展示了广西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古村镇之美。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造就了一批反映地方传统风貌、民族特色和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古村镇。截至目前,广西共有9个镇29个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这些古村镇,不但保存有完整的古街区、大量的古建筑,体现了广西先民在村镇选址、街区规划、院落布局、建筑构造、装饰技巧等方面高超的水平,还承载着广西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民族融合、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方面的宝贵信息,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高度凝结,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互鉴的典型代表,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广西青年摄影家廖立刚和覃圣云历时8年进村入寨,对广西入选“国字号”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具有代表性的18个古村镇进行全景式拍摄与采写,将正在流逝的珍贵历史文化信息定格在一张张照片里,将极具地方与民族特色的风俗民情书写在字里行间。

微信图片_20220401093528.jpg

广西青年摄影家廖立刚(左一)在老物件展台前与前来参观的市民交流。雷晓红摄

f4cb90f0062d49d0a3dece99795b12ce.png

广西青年摄影家覃圣云(左二)与摄影工作者交流创作心得。黄景颖摄

微信图片_20220401093546.jpg

一位观众在用手机拍摄展品。雷晓红摄

连日来,展厅观众络绎不绝,人们在照片前驻足凝神,寻找属于自己的记忆。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在参观时说,这些作品聚焦传统村落中的人、事、物,注重细节的体现,艺术性与纪实性结合得非常好。当下社会,人们往往容易关注一些新潮的、泡沫的东西,而忽略那些传统的、具有历史底蕴与传承价值的东西。照片唤起了人们对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

除了照片,本次展览还展出了部分反映乡村生活的老物件。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张艺兵说,广西拥有非常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能够助力乡村振兴。(胡江)

相关推荐
登场 传承澜湄艺脉

水,是澜湄流域最灵动的语言。澜沧江—湄公河蜿蜒流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与文化。国庆期间,3位“西双版纳文化文艺国际传播官”正用她们各自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文化传承与融合的故事——她们从本民族的文化中生长起来,正把枝叶伸向更广阔的天空。

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6年来成果丰硕

今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的第六年。6年来,广西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开放发展的牵引工程,坚持建通道和强运营齐抓,增效率和提质量同步,拓合作与促融合并举,通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通道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

南凭高铁崇凭段开始满图试运行

9月26日,南凭高铁崇凭段首趟试运行动车组列车从崇左南站开出,驶向凭祥东站,这标志着南凭高铁崇凭段进入满图试运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