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拓”通道“强”合作 自贸区建设助力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4-02 11:27:59

“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为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了强大引擎。”西安市政府副市长沈黎萍1日表示。

1日,西安官方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五周年建设成果。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主阵地”,从揭牌至2022年1月底,西安区域(含西咸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06546家,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人民币以上企业946家,外商投资企业737家,新增市场主体数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4倍。

据介绍,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开行,西安推出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举措,提高了运输实效,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开通日韩过境货物测试班列,常态化开行跨境电商专列。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速建设,目前,长安号国际干线增加至16条,“+西欧”集结线路达15条,班列的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位居中国前列。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39条全货运航线,2021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9.56万吨,位列全国机场第九位。陆空协同发展,为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奠定了基础。

沈黎萍表示,在自贸试验区,国际产能合作持续深化,中欧合作产业园已聚集博世、宝马、阿尔斯通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爱菊集团、隆基绿能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销网络、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

此外,国际医疗合作持续推进,天隆科技与韩国开启分子诊断领域的全面合作,累计向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检测设备等产品。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通过派遣中医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印尼等多个国家设立中医药诊疗中心,累计接诊1.2万余人次。

未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将继续坚持先行先试,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面赋能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多西安力量。

相关推荐
古韵与未来交响 科技文化共激荡——从丝路旅博会看产业新趋势

4月18日至20日,以“促进文旅消费 激发产业活力”为主题的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及18个国内省(区、市)的187个代表团、803家企业参展。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西安至欧洲方向新开通4条全货运航线 累计开通国际全货运航线32条

日前,在2025年全货运国际航线集中开航暨“枢纽对枢纽”航线加密启动仪式上,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宣布今年一季度已与2家格鲁吉亚的航空公司合作,新开通4条、新加密1条西安至欧洲方向全货运航线。至此,西安累计开通的国际全货运航线达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