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淮北相山区渠沟镇:“三变”改革激发乡村活力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4-08 13:46:37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张楼村紧紧抓住农村“三变”改革机遇,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做文章,拓展发展思路,选准产业门路,一跃成为相山区渠沟镇的发展强村。

一麦一豆种植之外,年轻人常年“组团”外出打工,以往张楼人生活的依靠,不外乎这些。土地产出效益不高,村民收入低,微薄的“家底”更无力为群众办事,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9年,以渠沟镇大力发展芳香作物为契机,张楼村迈出“变”的第一步:组建“淮北市益产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鼓励有土地资源的村民将土地拿出作为入股合作社的敲门砖,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连片种植芳香作物。

张楼村“芳香经济”扮靓美丽乡村

村集体占股20%,入社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占股80%;秉承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村集体承诺盈利100%由入社村民分红……一项项优惠政策摆在眼前,当年就吸纳256户农户,入社土地480亩,今年达到700亩。充满希望的种子播入土地,几个月后便有金灿灿的菊花、油葵成片绽放,既扮靓了乡村面貌,又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2021年张楼村第一届葵花节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打响了“乡村旅游”的品牌。

不满足于“鲜花经济”,张楼村“两委”又动起了深加工产品的“脑筋”。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村里将闲置的程阁老村部改建成为农村产品加工车间,引入淮北敏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加工生产葵花油和菊花茶。村集体采取以配套设施入股等方式与公司合股联营,每年公司向村上缴最低3.5万元收益,同时约定将每年盈利的 1%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仅如此,村民在车间上班拿工资、卖农产品拿收益之外,也可按照自愿原则以劳动力和农产品原料入股方式,年底结算后盈利以分红方式返还给村民股东。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尝到甜头最多的要算张楼村民们。 “我们不但有土地入股分红,还有上班工资,比起以前自己种地强多了。”不出远门就能打工挣钱,还照顾了家里,说起“三变”改革带来的好处,村民们满脸笑容。据统计, “三变”改革实施以来,第一次分红户均领到1300元左右,这还不算一年两季发放的人工费用十余万元。钱虽不多,大伙儿有了盼头。

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张楼村敢于求变、勇于创新的步子也越迈越宽。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同意,去年,村里在程阁老村部深加工车间西侧承建果蔬温室大棚,将申请的上级扶持资金及村级投入量化为股份,投入到项目中去,预计增加集体经济10万元。同时,建设秸秆回收再利用项目,每吨秸秆等废弃物可换来200元至300元收入。

“3月底以来,我们的油葵和菊花陆续加紧种植,今年入社土地已经增加到700亩,村民积极性更高了。”村党总支书记刘跃东介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逐步扩大改革范围,释放改革红利,把“三变”改革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统筹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产业发展、旅游发展,让乡村更美、村民更富。(韩惠 孟文丽)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