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至2021年底内蒙古专利授权总量11.14万件 居全国前列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4-14 15:13:47

图为发布会现场。 乌娅娜 摄

记者从1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内蒙古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发布会上获悉,至2021年底,内蒙古专利授权总量达11.14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9.51万件;地理标志商标17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1件,位居全国前列。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吕金华介绍了2021年内蒙古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2021年6月4日,中国(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成立,该中心是内蒙古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是全国5个自治区中第一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标志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原向日葵”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兴安盟大米”“敖汉小米”等6件地理标志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培育打造了“天赋河套”“鄂托克前旗羊肉”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完成草产业、沙棘等7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评估工作,内蒙古依托地理标志推动特色经济发展作为成功案例在全国推广。

有关部门还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重拳出击,查处一批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案件,连续三年发布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

在绿色发展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方面,目前,内蒙古共有国家和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个、强县工程试点县10个、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11个、示范园区1个;培育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3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3个、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4个;培育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8家、示范企业11家;培育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试点中小学校46所。

同时,跨区域跨部门保护协作机制初步建立。至2021年底,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先后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13个省区市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与自治区公安厅、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厅、版权局等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全区12个盟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协议,“区内盟市全覆盖、周边省区全贯通、重点省市有协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初步建立。

吕金华介绍:“2022年,内蒙古将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推进绿色发展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同时发布了2021年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相关推荐
内蒙古跨境电商发展版图再添向北开放重要节点

2025年4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函〔2025〕40号),标志着内蒙古跨境电商发展版图再添向北开放重要节点。

内蒙古招商“分层突破”

内蒙古招商引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内蒙古9条产业链到位资金增速超50%,其中,草业和肉羊产业链实现倍增,分别增长233.3%、100%。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内蒙古继续成为全国投资热土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