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疆棉花产业升级换代 “数字棉花”显露头角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4-18 15:21:38

“今年我种了300多亩的棉花,前几年是靠小型机械种植,今年将用上无人驾驶大型播种机、植保无人机、采棉机等,种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疆托克逊县库米什镇英博斯坦村棉农汪富林说。

近日,托克逊县8万亩棉花陆续播种。记者在田间地头看到,装有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棉花播种机能一次性完成铺膜、铺滴灌带、播种、覆土等作业,效率陡增。据介绍,库米什镇英博斯坦村117户棉农今年全部用上了大型播种机。

眼下正是新疆棉花播种时节,记者注意到,在广袤的棉田中,这种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已成常态。

温宿县棉农马木提·达吾提今年要种3000亩棉花。近日,他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记者介绍道:“这是残膜回收机,这是联合播种机,这个‘大家伙’里有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我提前用手机把棉田的经纬度设置好,然后就能自动播种了。”他说,以前种十几亩棉花,一家人都忙不过来,根本不敢想能种上千亩地。

近年来,新疆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率稳步提升。同时,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棉花种植方式也开始显露头角。

2021年底,昌吉州玛纳斯县与中农国稷(新疆)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建设20万亩“未来智慧型数字棉花”项目,目前正进入前期实施阶段。

据介绍,该项目将在种植方案、田间管理、产业生态等环节实现精准化、系统化、产业化的生态闭环,可实现一键获取种植方案、精确到天的棉花管理、精准到田的灾害防治、水肥灌溉一体化、耕种管收全程智慧化操作等。

“这种‘数字棉花’就是要把棉花种植从经验型变成智慧型。以前靠经验,现在靠人工智能,即使没有种植经验的新生代农民,也可利用该模型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棉花。”中农国稷(新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新程说,棉花产业的未来在于全面数字化,新疆棉花产业数字化变革进入“启蒙”期。

为了推广“数字棉花”,日前,昌吉州玛纳斯县六户地镇开展了“未来智慧型数字化棉花”讲座。“通过今天的讲座,让我们对‘数字棉花’有了一定的理解,没想到种棉花还能如此高科技。”当地棉农彭生辉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自己也能种上“数字棉花”。

相关推荐
新疆口岸电商助力中国商品跨境“速达”

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已吸引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中外网络博主打卡丝路名城乌鲁木齐

“没想到这里的交通如此发达便捷”“不同民族的人们和歌起舞,太震撼”“智能物流园区的高效超乎想象”……2025“请进来”——魅力明珠·乌鲁木齐行活动日前举办。这座丝路名城的厚重底蕴与蓬勃生机,引得前来深度体验的中外网络博主频频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