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多措并举优化金融服务 助力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4-22 11:40:19

新华丝路合肥4月22日电(郑慧)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截至今年4月中旬,安徽省现有个体工商户467.93万户,涉及近2000万人就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个体工商户遭遇经营困境。自2021年7月以来,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安徽省“四送一服”办等部门联合在全省开展“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助力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据介绍,截至2021年12月底,安徽省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2846.47亿元,比年初增加376.3亿元,同比增长15.2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4个百分点。2022年3月底,安徽省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3014.01亿元,比年初增加167.5亿元,同比增长15.1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8个百分点,为个体工商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调查走访,精心制定方案

为全面摸清个体工商户经营中的现实困难和诉求,2021年7月,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与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共同设计了《安徽省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情况调查问卷》,按照“覆盖全省16个市所有区县、兼顾不同行业”的原则,从省市场监管局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样本逐户走访,共收回有效问卷1359份,对全省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融资需求、金融服务满意度等情况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为金融支持工作找准了方向和着力点。

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为何帮、怎么帮、帮什么”,精心制定工作措施,制定印发《关于开展“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的通知》,对金融支持的具体目标、走访对接、服务提质、政策支持、宣传推广等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

扩大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

为让更多的个体工商户了解到金融支持政策,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辖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经办银行通过网点发放、入户宣讲,微信公众号、小微企业名录、“四送一服”平台推送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营造了“想用、会用、能用”金融政策的良好氛围。

针对因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个体工商户贷款难、商业银行难贷款等问题,组织汇编了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安徽省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手册》,专门制定了20多万份二维码宣传名片,可实现“扫码即知”,全面了解金融政策和信贷产品,并通过基层市场监管所等渠道结合日常监管服务工作分发给个体工商户,让更多的个体工商户知晓。此外,省市场监管局还会同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及有关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进社区,现场为个体工商户对接指导、答疑解惑。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

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积极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

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进一步向人民银行总行争取新增限额支持,运用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今年一季度安徽省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91.31亿元、支农再贷款26.33亿元。同时,持续推进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指导地方银行“应延尽延”“应贷尽贷”,保持对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不减。今年起,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每季度按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截至今年3月末,安徽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5.7万户,其中普惠小微贷款户数累计204万户。

此外,针对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大力引导各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和满意度;引导银行机构优化融资配套手续,开放抵押贷款在线查询、抵押、登记端口,方便个体工商户在银行“一站式”办理申贷和抵押手续,提升融资便利度;通过科技赋能的方式,支持银行机构开发、应用、推广线上产品,使个体工商户通过手机在线申贷,“足不出户”办理贷款,提高金融服务的及时性。

“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开展半年多来,既解决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不到”“贷款慢”的难题,也解决了商业银行“不敢贷”“不能贷”的问题,为金融助企应变克难开辟了新路径。

相关推荐
专访: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 助力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访工银马来西亚总经理谢少雄

中国工商银行(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少雄近日接受新华丝路专访表示,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工银马来西亚自2010年成立以来,积极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安徽省互联网产业发展促进会一行走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4月19日下午,安徽省互联网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席车敦安率队,走访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农行新疆分行做好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工作

为全面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做了制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