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解码绿色低碳发展的博鳌方案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4-22 12:32:34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22日电(记者吴茂辉、陈碧琪)在全球碳净零排放目标背景下,推进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绿色低碳发展有多大潜力?应该从哪些环节发力?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与会嘉宾展开热议。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与会人士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潜力巨大。

澳大利亚FMG集团是全球大型矿业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盖恩斯说,在全球碳净零排放目标背景下,公司感受到挑战越来越大。“绿色能源的需求实际上是越来越大的,尽管国际局势持续变化,绿色能源的需求情况并没有受到根本影响,实际上还推动了转型。”伊丽莎白·盖恩斯说,集团在转型以及可再生能源方面加大了投入,希望以此降低成本。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说,众多国家对传统能源进口较为依赖,减少这种依赖需要提高能源效率,这个过程将伴随着碳足迹的减少。

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同样巨大,多家企业已经实质性迈出步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建玲说,华能正在深化相关研究,以电和绿氢构建“绿氢产业园”的方式推进能源革命。“我们觉得绿氢产业非常有前景,未来在中国可能有约3万亿元的产值等待挖掘和开拓。”

与会嘉宾表示,实现碳净零排放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当前形势下,要多措并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能源转型和能源融合。能源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能源融合则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说,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应该是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说,要突出能源在要素、产业、区域的跨界融合。同时,推进能源融合发展也不是代替其他行业的能源发展,而是与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携手同行,共同做好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目前,中国能建已围绕该课题,打造氢能等领域发展平台,实施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大项目。

加强全球气候融资。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认为,绿色低碳发展需要金融和技术支持,对于金融市场体量小的经济体,没有发达金融市场的有效投资和资金流合理配置,很难实现绿色转型。她说,预计2021年至2030年仅亚太地区气候融资需求约为13.6万亿美元,但目前支持气候行动的资金水平一直比较低。

建立完善碳市场激励机制。相关专家表示,实现“碳中和”的最优激励机制在于各国制定的任务目标能否合理分解落实。“应尽快建立形成碳价格的发现机制,通过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将现有的碳交易体系纳入企业的成本考虑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说。

相关推荐
特稿|向世界传递“春之声”——从三场国际论坛看中国经济向“新”大势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纵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展开探讨。其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三大焦点领域。

博鳌亚洲论坛|记者手记:博鳌,听“南方”潮起

近年来,“全球南方”日益成为热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和中国”“占全世界人口大多数”“大金砖”……在出席论坛的许多中外嘉宾眼中,这一热词蕴含卓然势头和多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