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遍地开“花”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4-25 12:38:11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通过发展葛花、金银花、槐花等特色种植,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一个个特色种植项目在萧国大地上遍地开“花”。

槐花树下槐花鸡   种养结合促增收

杜楼镇曹庄村郭世峰家庭农场,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多元化经营为方向,探索“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积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该农场坚持闲置土地集中运用出效益,该农场多次聘请相关专家对农场内土地结构、成分进行考察,因地制宜把农场划分为养殖槐花鸡基地和种植槐花树基地,开启了222亩种养殖一体的道路,目前,栽植20000余株槐花苗,养殖5000余只槐花鸡。

该农场探索出来的“种养结合”模式,利用鸡粪养地,增加耕地有机质含量,实现了循环发展,既肥沃了土地,又维持槐花树的正常生长,既增加收入,又降低成本。在镇政府有关部门的推荐下,该农场在中国社会扶贫网认定为消费帮扶重点产品,与江苏徐州建立了单渠道配送点,增加了销售渠道。2021年,农场通过网络销售槐花鸡2500只,实现年销售收入20万元。

该农场务工的人员以曹庄村脱贫户及一般农户为主,有效解决了曹庄村部分群众想要就近就业的问题。2016年至今约有脱贫户300人次在农场从事临时岗位,发放工资约7万余元。目前为8户脱贫户提供固定就业岗位,工人年均工资1.5万元左右,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为曹庄村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种植金银花    结出“致富花”

在杨楼镇杨楼社区萧县祥彪家庭农场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一棵棵金银花树随风摇曳,长势喜人,洋溢着勃勃生机。

2016年,萧县祥彪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孟祥彪通过广泛调查和实地考察,引进品种优、效益高的“百花一号”金银花,在村里流转40亩地种植金银花。金银花每亩产量干花在200斤左右,收入在一万多元。五年以后进入盛产期,每亩干花产量在200到300斤,一亩地经济效益能到达两万多元。

萧县祥彪家庭农场技术员黄红秀通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发现,普通种植金银花的方式风险高,雨水大的时候容易影响产量,经过摸索学习,她创新探索出了高架种植金银花的方式。

萧县祥彪家庭农场种植的金银花在5月中旬就能全部开花采摘,经过烘干后,40亩金银花就能收入60多万元。看到金银花带来的好“钱”景,萧县祥彪家庭农场准备再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里更多的群众一起种植金银花,让大家捧起“金花”笑开花。下一步,该农场还将带领周边的农户来种植金银花,给他们提供种植技术与指导,保证他们的销路,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葛花产业让村民增收百万

萧县白土镇欧盘村紧靠山脚下,环境优美,山上常年生长多种植物,其中葛花树最有经济价值,据当地老年人讲,葛花种植在欧盘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起初也只是有几户村民种植,品种单一,数量稀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的增长,百姓对葛花的需求日益增加,葛花种植人员不断增加。

据了解,葛花是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每一年的4月葛花是初花时节,邻近省市的商贩都会从四面八方来到欧盘村收购葛花,原先的种植面积已不能适用市场的需求。

村“两委”经过考察研究决定,让百姓扩大种植面积, 并从外地引进早熟的产量高的新品种,从原先的几十亩到几百亩,现已经发展成将近1000多亩的规模,直接带动了在家不能外出的妇女和老人就业,每1亩按照1000元的收入来算,每年也为村民带来大约1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为欧盘村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推动了产业,增添了活力。

下一步,村“两委”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扶持下,齐心协力把欧盘村的葛花产业化、规模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四方游客,把人引进来,把产品推出去,让欧盘村的群众生活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让该村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王婉雪  李旋)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今年以来,萧县生态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等单位协同联动,扎实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安徽萧县:提升县域科创综合实力 打造创新型县城模式

近年来,萧县加速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既在科技创新上赢得了先机,又提升了县域创新综合实力。

安徽萧县丁里镇:千年萧艾成为乡村振兴“致富草”

萧艾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高。如今,在安徽宿州萧县丁里镇河头村,千年萧艾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