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科技创新撑起产业兴旺一片天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5-13 12:32:10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县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实践中,多措并举,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65.5%。“三农”工作的筋骨得以强壮,农村面貌得以质的变化,农民小康生活的成色得以逐年提高。粮食生产在经历不同年份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由于科技的支撑,夺得了“18连丰”。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20年的14960元,增加到16247元。

辣椒良种繁育。是萧县颇具特色的高科技产业,该产业一是科技含量高,可获取较高的附加值,二是农民不出村就可以就业,增加了收入。因而带动了全县辣椒制种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推进了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赢得全国“辣椒制种第一县”的美誉,成为萧县发展“五彩农业”的一张名片。

智能大棚葡萄。是集葡萄保护地栽培,小环境室温调控、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绿色植保等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型果树栽培新模式。这种栽培新模式,较常规栽培亩可增收5000—7000元。在窦庄村青年农民杜明杨带动下,全县已推广这种栽培模式3000余亩,有效助力了当地产业兴旺。

桃苗新品种标准化嫁接培育。是该县刘套镇青年农民刘光战经过十几年的执着钻研,用普通桃核育母苗,引用现代科技的嫁接方法,先后培育、筛选出20多个桃树新品种,并成立了农民桃树科研所。为扩大桃树育苗规模,他承包了3000多亩育苗用地和新品种展示用地,小桃苗成就了一个大产业。培育出来的桃苗远销6个省市,今年又开辟了新疆和西藏两个销售市场。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桃苗培育技术越来越成熟,生产出来的桃子越来越有特色。桃苗培育和桃子生产,已成为刘套镇及周边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运用“麦田天敌预测及利用技术”防治小麦病虫害,减少农药对麦田生态环境的污染。

“麦田天敌预测及利用技术研究”,系该县一项省级科研成果,全县及周边麦区被广泛利用。利用这项技术,每季小麦生产平均减少农药施用1.5—2.2次,亩可挽回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16—22公斤。该项技术推广运用以来,全县累计推广面积1400万亩,累计增产小麦26250万公斤,与小麦高产公关技术集成应用,不仅减少了小麦生产成本,而且解决了生产中病虫绿色防控难题,为全县粮食生产的“18连丰”和黄淮麦区病虫无害化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运用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技术,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藏粮于地,藏粮于枝”。

萧县耕地面积1136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1.34%。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007年,县农技部门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项目的实施,一是准确掌握了全县耕地数量和地力空间分布,二是摸准了耕地产出潜力,三是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枝”战略决策、实施农业产业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近年来,县农技部门为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了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农作物施肥配方60余个,发送“施肥建议卡”一万余份,有效控制了化肥施用量,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刘光荣)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深化“一线工作法”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宿州萧县深化“一线工作法”,全县上下聚焦发展大局,县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带头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现场、走在项目一线、走向对标地区,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开展、学习在现场进行,主动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访|科技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访马来西亚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近日在首都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创企业发展迅速,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安徽“萧县阳光玫瑰葡萄”上榜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加大葡萄产业扶持力度,强化科技赋能,突出品牌打造,不断擦亮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县葡萄产业发展上作出了强农富民“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