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5-13 13:36:55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围绕粮食、畜禽两大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鼓励农村创新创业,积极打造种业研发基地,用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据介绍,产业园积极建设智慧园区,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与安徽四创电子合作,建立了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采集入库、统计分析预警和对策的发布。“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田作物智慧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在产业园试点成功并推广应用,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宿州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已投入使用,通过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产业园农业生产实现了大田物联网、北斗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了乡村产业振兴。

在鼓励农村创新创业方面,产业园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在创业平台、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推进农村“双创”基地建设。产业园还通过加强校地合作,积极打造种业研发基地。目前,中国农科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宿州市农科院等5家科研单位入驻产业园。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7家高等院校在产业园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皖垦种业、丰大种业等一批种业公司入驻产业园。

2016年~2021年,产业园内入驻的高校、科研单位、种业企业共通过国审品种13个,省审品种29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制定国家生产标准1项,地方生产标准4项;国审、省审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37亿亩,促进农民增收89.1亿元。华成种业、金穗种业等一批种子企业退城进园,种业研发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种业小镇、绿色农产品(5.850, -0.08, -1.35%)精深加工产业园、大豆加工产业园等3个项目,建设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构筑科技创新链、加工产业链、品牌价值链,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侯祥辉)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