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企攻坚技术难关稳步实施孟加拉国单点系泊项目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5-16 14:53:20

孟加拉国单点系泊项目是中石油管道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收获的重要市场成果。该项目总承包合同金额为5.5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两优”款,由中石油管道局承建,业主为孟加拉国石油公司及其所属的东方炼厂有限公司,监理是以严格著称的德国ILF公司,施工点位于孟加拉湾东部区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石油管道局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精心组织施工,克服疫情阻碍,多举措确保项目平稳推进。

据了解,该项目合同任务多元,包括建设单点系泊系统、罐区和站场等设施,以及铺设220公里长的海上及陆上输油管道。孟加拉国目前只有一座炼厂,年处理原油能力为150万吨,已不能满足孟国内需求,孟政府计划将其提升至450万吨。项目建成后,可使原油卸载时间从现在的11天缩短到48小时,避免原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原油转运损失,预计每年能节省成本1.2亿美元,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单点系泊项目海上工程量主要包括6条陆海登陆定向钻穿越、146公里大规模海管安装、4条海管穿越航道后深挖沟施工、一套单点系泊系统。在定向钻穿越方面,6条陆海登陆定向钻穿越累计总长近10公里,是目前中国企业实施的管径最大、距离最长、难度最高的陆海定向钻。施工过程中,中石油管道局首次采用了独创的“海上扩孔及拖管工艺”,用定向钻技术实施陆对海穿越,连续刷新中国管道陆海定向钻穿越纪录,获得业主方及国际专业监理的称赞,将中国管道穿越技术水平提升至新高度,提升了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海管安装方面,146公里大规模海管安装的管径分别为18英寸和36英寸,是中国企业首次进行的大规模海管安装,标志管道局海管铺设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者紧紧把握“海底管道安装绝对安全和工程质量绝对可靠”两条红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用过硬业绩展示战“疫”生产,将原计划两个旱季完成的146公里大规模海管铺设实现了一个旱季即完成,突破了管道局海管安装长度、日焊接进度、焊接合格率三项新纪录,用“中国速度”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jpg

图为孟加拉国单点系泊系统安装现场

业主和监理方对企业的技术实力、施工质量、工作效率和敬业精神表示非常满意,项目受到了孟加拉国能矿部和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在海外树立了中企诚信履约的良好形象,展示了中方企业在疫情期间强力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担当。

在深挖沟施工方面,在海工业内后挖沟正常深度一般在1.5米至3米,达到5米在业内已数高难度工程。业主方要求4条海底输油管线穿越商业和海军航道后深挖沟工程总长度约6.36km,管道直径分为两条18寸和两条36寸,后挖沟深度达11米,施工难度在世界海工史上也前所未有。面对挑战,项目技术团队对挖沟机设备进行自主创新改造,在昼夜攻坚156天后圆满完成了施工,实现最大后挖沟深度达11.9米,创造了业内海管后挖沟最深世界纪录,使得中国企业在该领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单点系泊系统方面,该系统是可供海上油轮不停靠码头就可进行原油装卸的“浮动式码头”,它是离岸码头的一种特殊形式。该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寿命20年,可以满足最大12万吨级油轮的系泊和卸油要求。

油轮上的输油泵可与该单点系泊系统共同作业,将原油输送至孟加拉国东方炼厂。项目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浮筒、管汇基盘、膨胀弯及鸭脖弯、水下软管及脐带缆、漂浮软管及系泊缆、锚桩及锚链等的设计和安装。

截止目前,项目海上关键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单点系泊系统安装已完成85%的工作量。安装过程中,项目成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实现30米深海底大尺度三维膨胀弯“毫米级对接”,标志着管道局海上单点系泊系统安装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一突破很快得到孟加拉国能矿部的致电祝贺,并相继收获项目业主方、德国监理和美国船级社代表的接连“点赞”。(刘春涛)

相关推荐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地表水处理项目开工

由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拉杰沙希地表水处理项目4月28日正式开工,项目将有效助力孟加拉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功发行服务外贸提质增效等主题金融债券

中国进出口银行4月14日发布的消息显示,4月10日和11日,进出口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服务外贸提质增效和支持外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题金融债券。

中国与孟加拉国开展电器能效标准合作

近期,孟加拉国工业部高级助理秘书穆罕默德·努鲁·伊斯兰·谢赫先生一行到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参观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能效水效及绿色化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