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5月25日正式投产,工程应用世界最先进的柔性直流技术,将粤港澳大湾区原本连成一片的大电网分解为多个区域电网,彼此间有防火墙,避免故障“火烧连营”造成大面积停电,由此,粤港澳大湾区的电网安全性和供电能力将大幅提升。
夜色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东莞工程。 沈甸 摄
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广州工程,连接珠西北区域电网、珠东北区域电网;东莞工程,连接珠西南区域电网、珠东南区域电网。
工程建成后,在大湾区内部,原本连成一片的大电网将分解为多个小区域电网,既可分区运行、又能相互支援,一旦发生严重故障可快速隔离、将停电控制在小区域,还能更大规模吸收利用风光等清洁能源。
“这是全球首次针对电网复杂结构进行了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大幅提高了粤港澳大湾区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饶宏表示。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在巡视工程开关和刀闸设备。 沈甸 摄
据介绍,以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为代表的广东目标网架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化解广东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落点风险、大面积停电三大问题,显著提升广东电网电力供应和配置能力。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基建部总经理庞鹏表示,据测算,以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为标志的系列工程全部投产后,粤港澳大湾区的供电能力将提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