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 科技创新催生赶超新动能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5-26 10:58:59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瞄准产业链条中最迫切需要、最可能突破、最具牵引作用的环节和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形成科技创新新优势,加快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落地见效,奋力跑出埇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在安徽恒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轰作响,车间工人正在进行标准化作业,高速运转的机器有序将企业自主研发的多层共挤复合膜切割成标准的尺码。

安徽恒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阳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前几年,公司在升级产品的时候遇到瓶颈,由于当时经费不足在在研发塑胶新产品时一度陷入困境,老产品在市场销售又很不景气,导致公司面临极大的困难,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主动服务、多方协调,最终银行为他们企业提供了1000多万的资金支持,彻底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成功走上了自动化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

如果说新兴产业的崛起是波澜壮阔之势,那么在既有产业中实现迭代升级,则是“润物细无声”中激发产业潜力的思维方式。埇桥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创新,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战略,不断推动全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蹚出了一条存量变革、增量崛起的新路子,实现了“老树发新芽”。

“公司产品的转型升级和订单量的增加,帮助我们淘汰了一批老旧机器,全面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尤其是公司的多层共挤膜已经达到了国家先进一流水平,真正实现了从追赶到赶超的跨越。”安徽恒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阳信心满满地介绍,虽然受到疫情一定的影响,但是他们高端产品的销量还在逐步递增,下一阶段,将会依托企业现有资源,积极对接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快技术创新,扩大技术优势,从而实现角色转变,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

新旧动能转换如逆水行舟,一批批战略新兴产业也由“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现在安徽恒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经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多层共挤膜生产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宿州市十佳高新技术企也、埇桥区制造业企业纳税二十强等荣誉称号。

制袋车间主任夏强介绍,他来公司已经三年多了,也见证了公司的变化和发展,现在他们公司从三年前的半自动化制袋生产线已经全面升级为全自动化高速制袋生产线,不但节省了人力,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让他们员工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不仅如此,埇桥区每年还设立了2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创新型县区建设、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新材料等重大项目,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瓶颈。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埇桥区更是以“优”无止境的气魄,一次又一次的刷新新记录,让“软”环境成为“硬”支撑,持续播撒的“阳光雨露”也成为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好的养分。

“为了打通园区企业物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园区成立了企业物流保障专班,全员24小时备战,做到随到随审、随审随走,全面保障了企业物流运输的畅通。今年3月以来,共保障物流车辆2000余辆,审核备案材料12000余份,至今未发生一起因审批不及时导致车辆滞留高速的情况。”埇桥循环经济示范园疫防办主任张洋说,在下阶段工作中,他们还将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及时为园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协助企业更加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在新动能挑起埇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梁之时,旧动能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埇桥区将继续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以“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成果的持续扩大,奋力书写埇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刘成龙)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夹沟镇:乡村音乐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为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镇头村以“稻田图书馆”为核心载体,探索乡村振兴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