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未来之城”雄安谱写乡村振兴曲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14 10:36:24

新华社石家庄6月14日电(记者张涛、冯维健)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雄安新区正在加速推进城镇化。与此同时,乡村振兴也在同步推进,“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以工促农,努力让村民过上向往的生活。

走进雄安新区雄县黄湾村,古朴典雅的乡村民宿、回归自然的“共享农场”、景色秀丽的雄山公园、活力四射的“夜经济”步行街……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展。

曾经的黄湾村,和雄县诸多村庄一样,以塑料包装产业著称。高峰时,村内企业达83家,工业收入占集体总收入的70%,是远近闻名的塑料生产专业村。

雄安新区成立后,作为村里支柱产业和“污染大户”,塑料企业全部关停或外迁。黄湾村利用分解后的无公害建筑垃圾,恢复了雄县历史上的名山雄山,建成了占地800余亩的雄山公园。

小桥流水、栈道亭台、绿草茵茵……公园内的小溪蜿蜒贯通30余亩的湖泊,周围种植观赏乔木1.5万棵、花卉15万株。傍晚时分,黄湾舞蹈队的领队申丽华忙着组织上百名村民跳广场舞。这里成了村民休闲生活、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村成立了8家村集体企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开辟‘巾帼共享农场’,138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黄湾村党支部书记刘秋乱说,黄湾村一条南北主街改造为民宿一条街,民宿由各家各户的老宅子改建而成,村集体统一规划,村民参与运营管理。

黄湾书画协会会长胡怀玉家是民宿街的第一户。改造过程中,他主动请缨,发挥自身专长,用艺术扮靓院落,让农家院充满文化味。

《河北雄安新区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意见》指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村落,完成100个左右美丽乡村具体布局。在实践中,雄安新区着力保障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文明成果,美丽乡村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对于雄安新区的沿淀近水村庄,打造揽湖、拥景、听涛、吻云、归田的“水墨”生态文化,营造“人在道上走,如在画中游”的唯美意境;在远水农耕村庄,建设一批生态村庄,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园林文化等元素。

在安新县大北头村,过去由村民个人承包经营的847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依托成立的大北头村农业科技公司,发展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等,实现规模化种植。

“每年可向全体村民派发利润70万元,村民的腰包鼓了,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大北头村党支部书记杨宏记说,我们在村内建设绿色氧吧、爱心公园,还修建了专业化足球场,就连县城的群众都来这里健身“打卡”。

在雄县马蹄湾村,塑料加工企业厂房经过升级改造,“摇身一变”成了雄州奥林匹克体育产业园,运动场、体育馆、运动员接待中心……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村里自发组建农民篮球队,健身打球成了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农业为基础,辅助文化、旅游业,建立全新的现代化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如今,在环黄湾、马蹄湾区域,一座大型田园综合体正在加速布局,周边十余个乡村串珠成链,正携手走向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