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丽江这十年:“旅游革命”显成效 产业发展开新局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17 10:03:13

6月16日,从“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历史性变化,呈现出历史性跨越,如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丽江“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十年来丽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27.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70.5亿元,年均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105.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43.2亿元,年均增长9.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8621元、5322元增加到2021年的40391元、13795元,年均分别增长11.2%、10.0%。

丽江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开举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市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发展从文化旅游“一业独大”向文化旅游、清洁载能、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大健康“四轮驱动”转变,“1+7”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八柱支撑”产业发展新局面。

图片1.jpg

丽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祥表示,通过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木本油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古城花卉、玉龙道地中药材、永胜食用菌、华坪芒果、宁蒗马铃薯种薯的“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丽江以“六个一百”为目标,深入实施了百村示范、生态振兴、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绿色食品牌打造等行动,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初见成效。

在工业发展方面,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9.8亿元,同比增长11.2%,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长率为6.8%,连续十年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642家增加到2021年的1292家,年均增长率为8.1%,实现工业企业市场主体的倍增。值得注意的是,丽江工业主导产业由2012年的电力、煤炭、水泥、生物加工、冶炼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为2021年清洁能源、清洁载能、数字经济、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向建设“绿色工业示范区”迈出坚实步伐。

丽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关永明指出,丽江举全市之力加强工业园区基础配套、产业配套、服务配套,十年来,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4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亿元。云南华坪产业园区被授予“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云南省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丽江还成功引进西安隆基单晶硅棒、江苏华尔坩埚、河南宝丰高纯石墨等项目,清洁载能产业集群成为新的增长极,清洁载能产业2021年实现产值125.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图片2.jpg

特别是,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丽江市旅游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东巴谷、松赞林卡等一批半山酒店建成运营,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赛、老君山国际越野挑战赛等体育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东巴谷康养小镇、温泉小镇、华坪阳光康养示范基地等康养旅游发展迅速,“智慧旅游”成为全省标杆,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93.7亿元,年均增长7.8%。

图片3.png

周开举表示,丽江市将奋力实现“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定位目标,到“十四五”末,努力争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翻一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以上。

相关推荐
逛非遗大集、赏民俗特色、品地方美食——山西石楼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精品线路

五一假期,山西省石楼县深挖当地文旅资源,围绕崖头、柏卜湾、黄河奇湾、留村伟人路居、东征纪念馆、郝家大院、永由村等区域景点,推出十条小众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满足游客“短途深游”与“沉浸体验”的出游需求。

俄首都莫斯科开设金融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俄罗斯储蓄银行在莫斯科市中心德米特洛夫卡大街设立的新综合服务网点28日正式投入运营。

肯尼亚:多样化旅游资源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旅游业作为肯尼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呈现强劲复苏态势。2024年,得益于电子签证改革、数字游民签证推广及生态旅游发展等创新举措,肯尼亚接待国际游客达24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20%,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