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连线 | “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造福土耳其农民:增加就业 缓解用水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18 15:47:13

新华社安卡拉6月18日电(记者李振北)苏格祖村位于土耳其南部阿达纳省,紧靠地中海。村里的农民主要种植向日葵、橄榄、西瓜、大麦等农作物,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与不少土耳其农村地区一样,当地每逢夏季干旱少雨,农业灌溉用水严重短缺。但如今中土重要合作项目胡努特鲁电厂项目不仅给当地人带来了就业机会,还帮助缓解了用水难题。

胡努特鲁电厂是中土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在土最大的直接投资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对接的重点项目。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向土耳其供应电力90亿度,约占土耳其年发电量的3%。由于采取先进发电技术,这里还是土耳其首个无烟囱电厂,有效兼顾节能环保。

苏格祖村最先享受到这个项目带来的双重利好——创造就业,洁净水源。

XxjinmC007019_20220617_CBMFN0A002.jpg

2019年9月22日,土耳其胡努特鲁燃煤电厂项目主厂房浇筑混凝土作业现场。新华社记者郑思远摄

苏格祖村村长阿里·多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厂建设项目自2019年9月开工以来,很多村民获得就业机会,不仅能养活自己,“每天把面包带回家”,还学习了新技能。

“有了这个项目,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可以憧憬一个光明的未来。”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施工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同步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一举两得为当地村民提供安全洁净的再生水来浇灌农作物。

胡努特鲁电厂项目首席环境监理工程师杜汉·阿拉兹介绍,为了严格保障再生水安全,工程师定期从三个监测井中抽取水样检测分析。她说:“测试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污染。”

XxjinmC007019_20220617_CBMFN0A003.png

6月11日,土耳其苏格祖村村民使用胡努特鲁电厂转化的再生水浇灌农田。(视频截图)

当地村民阿德姆·卡尔吉说,自己2018年建了一个橄榄园,但总是缺水,后来电厂项目带来充沛的再生水,作物如今已提前迎来收获季,“原本(预计)7年能收获第一批橄榄,而我4年就收获了”。

种植西瓜的韦利·卡亚勒告诉记者,今年西瓜收成很不错,转眼间他已受益于电厂项目三年,尤其在缺水季节有效缓解了用水难题。(摄像:乌穆特·厄兹吕;剪辑:王玉珏;编辑:王科文、孙浩)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巴西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上,巴西“观中国”专家佩德罗·祖佛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的讨论环节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土耳其中国商人协会向土地震灾区中小学捐赠电脑

为支持当地政府主导的灾难应对行动,土耳其中国商人协会本月21日至22日走进当年地震重灾区卡赫拉曼马拉什、加济安泰普两座城市,为当地中小学捐赠笔记本电脑。

江苏如东县组团考察中东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近日,江苏省如东县组团赴土耳其、阿联酋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巩固该县与土耳其在新材料领域的合作成果,与阿联酋在港口物流领域进行深度对接,考察能源企业不断推动当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