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供销总社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促进产销对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24 14:37:24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侯雪静)记者23日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农产品流通行业61家企业、5家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成立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平台。

该平台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和公益性原则,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通过规模集采等手段推动系统内各类农产品市场主体有效对接。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流通始终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传统主营业务,近年来全系统聚焦主责主业,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抗疫保供和产销对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针对农产品流通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上下游高度分散等特点,平台将依托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批发市场网络,建立系统内上中下游联动机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发展集采业务,为上游生产主体拓展销售渠道;二是开展联采业务,服务下游商户,降低采购成本;三是组织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打造特色合作模式;四是依托数字化平台,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

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农批公司将紧紧围绕平台发展定位,聚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资源,提升产销组织化能力。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2月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