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超8000架植保无人机翱翔新疆田野 助力棉粮生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24 17:08:54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4日电(记者李志浩)作为新兴的智能农机代表性产品,植保无人机近年在新疆得到快速推广应用,目前,在新疆保有量超过8000架。新疆已成为全国应用植保无人机最多的省区之一。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新疆农机总动力达到2466.85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48%,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作为中国智能农机代表性产品的植保无人机,在新疆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3700余万亩棉田为植保无人机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天山南北,无人机大规模应用于新疆棉花、小麦等农作物生产。记者在塔城、阿克苏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相比传统的拖拉机喷药施肥,植保无人机作业具备操作简单、高效、精准等优势,自2016年前后进入新疆农田以来,迅速获得农民特别是棉农的青睐。

随着这一新型智能农机的广泛应用,包括植保无人机“飞手”在内的一些全新职业也开始出现。近几年,国内大量“90后”年轻人通过操作植保无人机,进入农田,深度参与农业生产。

2012年以来,新疆累计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达74.91亿元,购置补贴各类农机装备46.41万台(套),31.2万户受益,拉动购机消费200多亿元。目前,新疆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59%。其中,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48%,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

相关推荐
新疆双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10万列

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已分别达127条、89条,运载货物从最初的电脑、手机等,扩展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械、粮油等200余种产品。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突破5万列

自2016年3月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通行数量稳步增长,班列累计开行总数增长到1万列用时54个月,而从4万列增长到5万列用时不到13个月。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近年来,新疆积极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力推进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和商贸物流网建设,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联通亚欧的立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