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超8000架植保无人机翱翔新疆田野 助力棉粮生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24 17:08:54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4日电(记者李志浩)作为新兴的智能农机代表性产品,植保无人机近年在新疆得到快速推广应用,目前,在新疆保有量超过8000架。新疆已成为全国应用植保无人机最多的省区之一。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新疆农机总动力达到2466.85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48%,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作为中国智能农机代表性产品的植保无人机,在新疆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3700余万亩棉田为植保无人机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天山南北,无人机大规模应用于新疆棉花、小麦等农作物生产。记者在塔城、阿克苏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相比传统的拖拉机喷药施肥,植保无人机作业具备操作简单、高效、精准等优势,自2016年前后进入新疆农田以来,迅速获得农民特别是棉农的青睐。

随着这一新型智能农机的广泛应用,包括植保无人机“飞手”在内的一些全新职业也开始出现。近几年,国内大量“90后”年轻人通过操作植保无人机,进入农田,深度参与农业生产。

2012年以来,新疆累计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达74.91亿元,购置补贴各类农机装备46.41万台(套),31.2万户受益,拉动购机消费200多亿元。目前,新疆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59%。其中,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48%,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百余名上合组织外宾访新疆:“这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美!”

新疆之美在何处?在百余名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外宾的惊叹声中,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在于发展。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4% 一季度新疆外贸“开门红”

一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1081.6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值951.7亿元,进口值129.9亿元。新疆外贸平稳运行,实现“开门红”。

丝路枢纽“扩容” 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含金量”凸显

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启用新航站楼,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较原有机场保障能力增长两倍以上,国际航空枢纽的“含金量”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