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出台14项措施促进离岸贸易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7-07 16:34:36

7月6日,北京七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促进离岸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填补了此前北京关于离岸贸易的政策空白。同时,北京自贸试验区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将以物流数据整合为核心,生成贸易背景真实性核验信息报告,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离岸贸易背景的核验能力,促进跨境资金结算便利。

7月6日,北京举办了促进离岸贸易创新发展措施新闻发布会暨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北京市商务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外汇管理部、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北京市人才局、北京市财政局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7个部门发布《若干措施》。

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北京市商务局新闻发言人刘梅英表示,离岸贸易作为企业整合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的国际贸易形态,具有供需“两头在外”,订单流、货物流、资金流“三流分离”的特点,与北京总部经济聚集、金融资源密集、信息网络发达等优势相契合,符合北京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特点。发展离岸贸易不仅是便利企业拓展业务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构建多元、多样、丰富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支付方式,进而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通国内国际贸易联动和资金联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促进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梅英介绍,《若干措施》共14项,围绕六个方面释放新型贸易方式潜力,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稳步推进北京离岸贸易发展:

一是在建立离岸贸易协调工作机制方面,将离岸贸易创新发展纳入“两区”国际商务服务协调工作组工作范畴,对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平台建设、配套服务、结算融资便利化、风险防控等加强统筹,对重点项目、重大问题、特殊诉求加强协调。

二是在推进跨境结算便利化和融资便利化方面,提高诚信合规企业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为诚信合规企业举办离岸贸易业务专项培训及人才政策宣讲;提高银行展业能力,支持银行基于客户信用分类及业务模式制定业务规范,细化审核标准、优化审核流程、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审核效率,支持银行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根据展业原则,自主决定审核交易单证的种类,探索制定标准化的离岸贸易跨境资金结算流程;为企业提供离岸贸易融资便利;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辅助银行甄别离岸贸易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和逻辑性。

三是在完善监管保障措施方面,建立灵活精准的合议审核机制,对企业真实合法的离岸贸易特殊业务需求,由“两区”国际商务服务协调工作组组织合议,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险”的原则,开展个案分析,审议研判方案,解决企业诉求;完善离岸贸易统计体系。

四是在强化离岸贸易要素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离岸贸易企业给予奖励;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存在大量实质性离岸贸易业务的企业按相关规定申请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贸易人才引进力度,将高端贸易人才纳入紧缺急需人才遴选引进范围,经市级有关部门推荐的符合人才引进标准的贸易人才,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落户。

五是在促进离岸贸易创新发展方面,设立离岸贸易创新发展集聚区;支持自贸试验区建立离岸贸易服务中心;支持离岸贸易总部企业发展。

六是在加强离岸贸易风险防范方面,实施综合监测管理,防范虚假或构造交易、骗取融资等异常行为。

据悉,《若干措施》的发布实施和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有利于提升离岸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市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助力首都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相关推荐
鄂尔多斯市从“资源依赖”到“创新引领”的转型突围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创新发展赛道上持续发力,以政策创新破解发展瓶颈、以企业主体汇聚发展动能、以人才战略筑牢发展根基,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向创新驱动转型的特色之路。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支持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