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小圩镇:“新农人”成乡村振兴“兴农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8-10 11:05:4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他们依靠技术、专业知识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近日,走进安徽省五河县小圩镇朱洼村,只见在王秋生熟练地在装药,不一会一架装满药物的植保无人机升到半空,顺利撒下科学配制的农药。

“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和父辈们背着沉重的喷雾器、开着拖拉机给农作物打药相比,用植保无人机打药更加均匀精准、环保高效、省时省力。”王秋生一边用遥控器准确操作植保无人机完成升降、悬停、进退等动作,一边说, “这两天我在进行除草作业,100多亩自种水稻和玉米,只需要操作一台无人机,半天就能完成农药喷洒。”“为其他农户的农机服务暂时结束,这才腾出时间忙活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24岁的王秋生是一名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安徽省五河县小圩镇朱洼村经营自家种植的100多亩地,同时他组建了自己的无人机飞手团队,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播种、施肥、打药等无人机植保服务。

曹大哥是小圩镇朱洼村的村民,今年,他出钱请了无人机飞手管护他的50亩稻田,王秋生便是他雇佣的无人机飞手。“用无人机效率高,还比人工的省钱,我家的50亩地过去请人工打药,费用得1000多元钱,如今用无人机只需300元,经济实惠。”科技助农给曹大哥带来了实惠。

就这样,广阔的乡间田野成了王秋生展现自己的舞台,作为一名有文化、有想法的“新农人”,王秋生表示,他愿意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粮食种植、稳产增产的“兴农人”。小圩镇还将继续致力于将农业产业链和智慧农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培养一大批“新农人”,确保农业降本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王倩倩)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