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库布其治沙与绿色经济发展经验

来源:鄂尔多斯宣传部 责任编辑:仝玮 2017-09-06 18:51:46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顽疾。目前,全球167个国家、21亿人口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生活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条件之下。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1/4国土、1/3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土地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30年前的库布其,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十万农牧民们散居在沙漠里,过着与沙为伴的游牧生活,苦不堪言。

30年来,在中国各级政府和沙区企业、百姓的艰辛努力下,库布其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目前,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到900多万亩,沙漠的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0.8%增加到2016年的15.7%;植被覆盖度由2002年16.2%增加到2016年的53%。创造出一二三产融合互补的千亿级沙漠生态循环经济,累计带动沙区10.2万名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目前1.4万元。库布其沙尘天气明显减少,降雨量显著增多,生物多样性大幅恢复,把沙尘挡在了塞外,把清风还给了京津冀地区。库布其沙漠已经从一片“死亡之海”成为一座富饶文明的“经济绿洲”,成为了当地人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的美丽家园。

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其治沙与绿色发展的成果归功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库布其沙漠变绿洲是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生动实践。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听取库布其治沙扶贫汇报,鼓励库布其治沙人要继续做好这项事业,并表示要持续关注和支持。2017年7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发来贺信,习主席在贺信中强调,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习主席指出,库布其论坛成立十年来,成为各国交流防沙治沙经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以“绿色‘一带一路’,共享沙漠经济”为主题,探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防沙治沙合作,很有意义。希望各位代表集思广益,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库布其治沙成功实践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是创造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化改善”的四轮驱动机制。

沙漠生态修复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只有找到“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才能实现可持续。生态是基础,经济是动力,民生是保障。在库布其的实践中,政府、企业、民众形成了紧密的治沙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多方互惠共赢。

政府政策性支持:30年来,国家先后出台林权制度的改革政策,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出台优惠政策,通过政府企业联动的模式,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实施大型治沙工程,发展林沙产业,形成防沙治沙合力,实现生态改善,企业增效、群众增收。内蒙古自治区一直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加以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以社会化的方式推进沙漠治理,加强政策引导,实施奖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企业、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实现了防沙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转变;坚持以产业化的思路指导防沙治沙,利用沙漠地区蕴含的独特自然资源和治理过程形成的丰富林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沙产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沙漠经济,使治沙与致富结合,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鄂尔多斯市一以贯之地推行“绿色大市”战略,大力实施禁牧、休牧政策,并出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林业驱动机制,为社会力量多元化参与生态建设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特别是鄂尔多斯市和杭锦旗在发展沙产业、生态移民、禁牧休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企业和群众更加具体直接的支持。

企业产业化投资:亿利资源集团是从库布其沙漠走出来的一家致力于生态环保和绿色金融的生态企业,1988年诞生于库布其沙漠腹地。在沙漠里办企业,两个肩膀都不能闲着,一个肩膀要扛着企业赚钱发展的责任,一个肩膀要扛着治理沙漠改善环境的责任。30年来,亿利集团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引进市场机制,运用商业手段,制定长远的规划,开展科学的沙漠治理。在保护和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亿利依托“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生态与生存相结合、产业与扶贫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当初被动治沙、朦胧扶贫逐步探索出“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们把库布其沙漠科学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过渡区、生态开发区,在修复保护沙漠生态的基础上,创新“向沙要绿、向绿要地、向天要水、向光要电”的发展理念,先后投资380亿元,创造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的“六位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沙生态产业体系,成功实践了亿利独创的沙漠生态经济学。一是林草治沙。通过开发本土化耐寒旱、耐盐碱种质资源,挖掘沙漠植物经济价值,适度开发甘草、苁蓉、有机果蔬等种植加工业。同时按照“宜草则草、草畜平衡、静态舍养、动态轮牧”的原则,依托沙柳、柠条、甘草、紫花苜蓿等高蛋白沙生植物资源,实施灌木林平茬复壮饲草化利用,发展有机无抗生素饲料,以“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在生态修复区适度发展牛、羊、地鵏(bū)等本土化畜禽养殖,激励群众自发种植养殖积极性。二是工业治沙。利用生物、生态,工业废渣和农作物秸秆腐熟等,发展土壤改良剂、复混肥、有机肥料等制造业。治沙改土,打造农庄有机田,发展土地经济,减少沙层、变废为宝,形成低碳、循环、无污染的沙漠生态整体产业链。三是能源治沙。利用沙漠每年3180小时日照的光热资源,创新“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立体经济模式,实施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光伏板生产绿色能源,通过草林药复合种植防风治沙,通过牛羊养殖废弃物反补生态种植,实现了生态与能源的良性互动。该模式已进入河北张家口,实施冬奥会生态修复工程和北京至张家口生态光伏走廊工程。四是“金融治沙”。亿利资源集团联合数十家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起了“绿丝路基金”,投资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修复“一带一路”沿线荒漠化土地,造福丝路沿线人民。

以甘草产业为例。甘草是名贵药材,适合在沙漠里生长,而且固氮量大,改土效果明显,一棵甘草就是一个固氮工厂。亿利自创的让甘草躺着生长的技术,可以让1棵甘草治沙的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左右。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而且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成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目前,亿利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已经覆盖我国几大沙区,面积达220万亩,预计5年带动脱贫5万人。亿利集团的实践证明,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是一项“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平衡驱动的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可以在我国荒漠化地区广泛推广。

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大规模、长周期的沙漠绿色生态建设仅仅靠企业的单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定难以为继,必须要发动沙区农牧民的积极性,调动起广大群众的力量。

在库布其治沙中,采取了“公司+农户”的联盟模式,农牧民通过沙地入股、租地到企,企业再通过包种到户、包销到户的模式,让沙漠及周边地区的几万农牧民成为了库布其沙漠绿化事业最大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沙区农牧民以“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的“七种新身份”脱贫致富。一是在全国率先实施资产收益扶贫,约3000名农牧民把151万亩荒弃沙漠转租给亿利集团,收入5亿多元,人均收入16.6万元。另有93万亩农牧民承包的沙漠入股亿利,按30%的固定比例分红。二是通过对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细分和贫困户参与方式的精心设计,千万百计为贫困人口创造参与产业发展的机会。通过资产收益、就业带动、产业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创造107.5万人次的就业机会,仅在沙漠治理中就先后组建232个治沙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人均年收入达3.6万元。三是产业直接带动,1303户农牧民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服务业,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517户农牧民实行标准化养殖和规模化种植,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

二是坚持规模化、系统化的沙漠生态综合规划治理。

30年前,刚开始治沙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系统。后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运用“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而之治”“南围、北堵、中切”的策略,建设了240多公里防沙锁边林,整体生态移民搬迁,建设大漠腹地保护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的甘草基地,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最终形成沙漠绿洲和生态小气候环境,让沙尘与绿洲、降雨、生物多样性此消彼长。绿洲多了,降雨量就多了、生物多样性就好了,沙尘暴自然就会减少,生存环境就美了。相反,没有整体系统规划,小打小闹、零零星星搞绿化,就构建不成生态系统,形不成气候。

三是创造了领先的生态种质、种植和产业技术。

在库布其地区,亿利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不断加大科技治沙的投入力度,研发了沙柳、柠条、杨柴、花棒等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创新了“气流法”植树、无人机植树、“甘草平移”栽种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和“豆科植物大混交植物固氮改土”等100多种“沙漠生态工艺包”。如选择种植免耕无浇灌的甘草,沙柳等沙生植物,少用水甚至不用水就可以让植物生长。如“气流法”种植沙柳,不仅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而且在高高的沙丘上可以种活树,成活率还可以提高到90% 以上;如“甘草固氮法”,“甘草平移”栽培技术实现了由原来一株甘草治理0.1平米沙地放大到1平米。这些技术突破了治沙难题,为高效治沙奠定基础。

目前,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库布其生态经济实践”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与“一带一路”深度结合,与前瞻科技亲密接触,着力打造“五个示范中心”。

1.旱地节水现代农业示范中心。核心是实施甘草全产业链的治沙改土扶贫,并建设京津冀绿色安全食品基地。

2.生态大数据示范中心。将现有种质资源库升级,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生物和生态大数据系统。

3.智慧生态光伏示范中心。数据化、智能化、集成化、电冷热互联互补、实时交易结算的智慧光伏,“能源生产+种植+养殖”的改土治沙扶贫生态光伏。

4.沙漠生态旅游示范中心。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沙漠生态公园,发展民族风情旅游、航天科技旅游和沙漠旅游小镇。

5.绿色“一带一路”创新示范中心。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建“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推广库布其模式,建设沙漠防治产学研基地、青少年生态文明培训基地。

四是积淀了“解放思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穿沙精神。

对家园的眷恋,对绿色的向往,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追求,是库布其地区政府、民从和企业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但是30年前的库布其沙漠,沙漠包围着人们的家园,阻隔着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沙漠带来的贫瘠和干旱,穷困与无助,那种滋味刻骨铭心。几十年前,父辈建造庙宇,向苍天跪拜求雨而不灵验的失望眼神,看着居住的家园被沙尘暴摧毁的痛苦眼神,老年人病危但受沙漠阻隔不能及时就医的绝望眼神,那些记忆让人刻骨铭心。

当地政府、沙区企业、库布其人民不甘心!不甘心让沙漠摧毁自己的家园,阻挡自己迈向外面世界的脚步;不忍心让故乡父老乡亲再受到沙漠的折磨与困扰;不放心子孙后代会重复他们父辈的宿命,被困在茫茫沙海之中。所以,他们向沙漠发起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治沙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扬了“解放思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穿沙精神。这是一种精神引擎,也是一种原生动力,引领着库布其治沙与绿色发展实践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