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优势产业能级跃升 安徽制造业总量和质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8-17 17:57:43

新华丝路合肥8月17日电(王笑)17日上午,“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在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安徽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牛弩韬在会上表示,安徽省制造业总量和质量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据牛弩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效,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居全国第3、中部第1、长三角第1位;全部工业、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先后突破1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安徽省迎来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 ‘新兴工业大省’、再到‘加快打造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坚持“龙头+配套”,优势产业能级跃升。十年来,安徽省培育千亿产业1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5家。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4%,成为全省工业第二大行业、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一动力。平板显示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00多家,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布局。面板产能约占全球10%,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之一。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多家,获批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和国家首批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伏产业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6.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82.8亿元,增长32倍。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江淮、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等10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配套企业,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5万辆,居全国第5、中部第1位。

坚持“培育+引进”,优质企业雁阵前行。十年来,安徽省民营企业数量从30.4万户提升至188.4万户、增长5.2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6%提高至60.8%。在全国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专精特新”发展意见、第一个修订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第一个出台国家级“小巨人”奖补政策,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18户,以占规上中小工业企业17.7%的数量,贡献了28%的营收和利润。

坚持“科创+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推进。十年来,安徽省创建了智能语音、玻璃新材料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总量占全国1/10、居全国第3。开展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首批76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已完成近1/3,其中8项技术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新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1802个,整合“三首一保”政策,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一批“三首”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

坚持“数字+制造”,智改数转加快布局。十年来,安徽省聚焦“工业互联、智改数转”,持续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设立10亿元资金、200亿元基金,省内重点培育平台130家,其中工信部试点示范30个、位居全国前列。科大讯飞“图聆”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57%、居全国第5。累计建设5G基站7万余个,实现5G网络地市主城区全覆盖。大力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改造,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6.2%。

坚持“集约+循环”,绿色制造深入推进。十年来,安徽省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安徽在全国率先实现30万吨及以下小煤矿全部关闭。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钢铁去产能任务。引导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推动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含淘汰)110台,减少原煤使用量43万吨,有力促进了污染源头减量。大力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1.3%,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20%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7.2%。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29家、居全国第6,绿色设计产品410种、居全国第2,绿色园区14个、居全国第2。

相关推荐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经济“一季报”让世界投下更多“信任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季报”。

专访|科技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访马来西亚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近日在首都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创企业发展迅速,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信心与动能:透视中国制造业PMI释放的经济运行信号

在连续5个月收缩后,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3.9%,小型企业PMI12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折射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市场发展预期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