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中医针灸架起中国和乌干达民间友好之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8-18 16:53:25

新华社坎帕拉8月18日电(记者张改萍)日前,记者走进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东部中乌友好医院的针灸诊室,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在两名当地实习医生的注视下,中国针灸医生李晓斌正在将一根根银针扎入患者的腰部和腿部。

患者基奥库西马现年52岁,从事裁缝工作多年。过去两年中,她深受腰部疼痛的困扰,当听说中医针灸可以治疗自己的病痛时,她仿佛看到了希望。基奥库西马说:“我的腰痛一直延伸到小腿。每当我站起来后,想坐下去就很困难,而当我坐着想站起来时,又几乎无法做到。我决定来尝试针灸,希望能治愈腰腿疼痛。”

在基奥库西马旁边的病床上,躺着65岁的背痛患者夸加拉。李晓斌已经给她做了4次针灸治疗,并辅以温针灸和电针。夸加拉握着李晓斌的手说:“我吃了很多西药,但都没有起效。做了几次中医针灸治疗后,我感觉背痛有了很大缓解。”

中医针灸神奇的效果,吸引着当地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尤其是患有颈椎痛、腰腿痛和膝痛的老年人。在针灸诊室门外,记者看到还有数十名患者在排队等候治疗。

除了患者外,当地的年轻医生也对中医针灸技术颇感兴趣。李晓斌说,自己已经收了3名“徒弟”。“我教了他们很多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知识,年轻医生学习针灸的积极性也很高。希望在我完成援乌医疗任务离开后,他们也能继续为患者提供针灸治疗。”

实习医生基拉博告诉记者:“选择针灸治疗比服用止痛药更能缓解患者疼痛。通过李医生的讲解和实操,我们喜欢上了针灸并开始练习针刺技术,已经做好了独立治疗病患的准备。”

李晓斌是中国援乌第22批医疗队中的一员,他和同事们将执行为期15个月的援乌医疗任务,同当地医生协同开展患者救治工作。在李晓斌看来,援外医疗任务意义非凡。他说:“用中医针灸技术帮助乌干达人民,减轻他们的病痛,这对我来说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2012年投入使用的中乌友好医院是由中国政府援建的一所综合医院,拥有100张床位。医院院长埃马纽埃尔·图盖尼奥说,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与其他形式的替代医学疗法一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关推荐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患者经常会看到一位中亚面孔的“洋医生”。他是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级针灸推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阿米尔中,今年29岁,来自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

首批河南进口乌干达咖啡豆入仓濮阳

伴随着卡车的汽笛声,首批19.2吨河南进口乌干达咖啡豆日前入仓濮阳,意味着河南打通了乌干达特色农产品来豫大通道,豫非合作扩展至新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和乌干达举办旅游文化论坛探讨加强合作

由乌干达和中国政府联合主办的中乌旅游文化论坛1月21日在乌首都坎帕拉举行。论坛以“沟通文化,加强合作:释放乌中旅游潜力”为主题,旨在探索两国旅游合作发展潜力、促进文化交流,吸引中乌旅游业界200多名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