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非洲鲜食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 中非农产品贸易往来不断深化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8-24 10:42:33

新华丝路北京8月24日电(记者丁雅雯、李卓群)首批非洲牛油果国内接收仪式23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这是非洲鲜食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是中国进口非洲新鲜水果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中非农产品贸易往来不断深化。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肯尼亚、南非、贝宁、埃及等14个非洲国家的25种农食产品已完成输华准入。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说,非洲鲜食牛油果进入中国市场,是中国进口非洲新鲜水果的阶段性成果。南非的红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越来越多的非洲特色商品走进了中国市场。

“果锐科技目前正在不断拓展非洲出口农副产品品类,加大对非投资,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优质非洲农畜产品。”上海果锐科技董事长吕翠峰说,非洲拥有天然绿色有机的优质农产品,让更多优质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能够为中非人民带来更多实惠。

“非洲的鲜食牛油果品质并不比全球其他产区的牛油果品质差,任何一家在非洲的投资企业都不能忽视非洲农业的重要机遇。”非洲农业绿色革命联盟中国项目主任程诚说。

“近几年,盒马鲜生的牛油果销量几乎是以100%的增速在增长的,蓬勃发展的中国消费市场将为非洲农业带来更多机遇。”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欣宇说。

在进口非洲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向非洲输出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吕翠峰说,果锐科技为肯尼亚农场和农户引入了先进的有机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协助农场顺利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并免费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同时,企业将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非洲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非洲农产品的溯源、品控,向非洲输出中国的数字化理念。

浙江泽世泛非网络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范志军说,企业在非洲已经形成了零售网络。跨境支付等信息化发展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要着力推进的。

据了解,首批非洲牛油果国内接收仪式在《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2)》发布会期间举行。《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2)-供应链视角下的中非企业合作》同日发布。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