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个小村庄的智慧探索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8-26 17:07:14

南小王,齐鲁大地上一个最普通的小村庄,通过党支部领创合作社、合作社集中经营土地,从蔬菜种植起步,致力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并最终走向育苗、种植、物流运输、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经过十几年的蝶变,村民收入从2009年的8000元,增长到2021年的3.5万元,走出了一条土地经营管理新路子。

“南小王的变化得益于党支部领航和村庄的大胆尝试。”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何官镇南小王村党支部书记孙国贞表示。

土地流转:“转”出土地新生机

时值金秋,经过一个多月的焖棚,南小王的村民开始了新一轮播种,笔直宽阔的马路上,卡车、农机络绎不绝,现代化智慧大棚里,西红柿苗簇簇新绿,长势良好。

2008年以前的南小王,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村庄,“农村青壮年不断涌进城镇,农村土地大量撂荒,村宅被荒废,农村逐渐失去发展的活力。”闫学京是村里最早种植蔬菜的一批村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原先的地块很零碎,干什么都得依靠人工,成本高不说,又累又不出活儿,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

家里没人、地里没苗、村里没钱,南小王的困境是当时不少北方农村的真实写照。农村脱贫、温饱后,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沉睡的闲置土地,又该以怎样的方式重新苏醒过来?一连串的问题,叩问着南小王的掌舵人。

“农业是南小王的根,千万不能丢,发展高效农业才能解决农业不强的问题。”孙国贞的想法也是大多数村民的想法。2008年起,南小王率先确定了土地流转的思路,整理村庄闲置土地,成立山东省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南小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片区党支部联合领导下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向土地要收成。

改革伊始,困难重重。面对村“两委”的决定,不论是本村村民,还是附近村庄的老乡,都认为是在说大话,不少村民存在观望心态。“充分顺应群众意愿,从老百姓的所盼所愿出发,自然就会得到村民的支持拥护”——这是乡村振兴中总结出的“南小王经验”,为此,村“两委”干部走访了全村105户村民,挨家挨户讲政策、算总账,汇集村民盼望解决的问题,完成了几十页厚厚的调研笔记。

一条条数据背后,是真走真访摸清的村民所盼所想,更是真心实意谋发展的行动力量。村民的热情提高了,零散的土地连成了片,当年合作社就以每年每亩926市斤小麦的价格流转了508亩土地。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村民们拧成一股绳,整土地、建大棚、学技术、种蔬菜,“村里建起了10个蔬菜大棚,很快就以每年每个大棚2.5万元的价格被村民承包租种。第二年分红,每名社员平均1142元,加上土地流转的钱,全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2000元。”孙国贞笑着说,“地里见了钱,村民的心就更齐了。如今说起要添设备、升级大棚,没有一个不积极响应的。”

智慧农业:激活兴农新动力

村里的高温大棚像滚雪球似的发展起来,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南小王”的名声也越来越响。然而不过短短几年,周围村庄纷纷开始土地流转,同质化竞争加剧。南小王人渐渐意识到,改革不会一劳永逸,必须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南小王精神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过去种地是为了吃饱饭,现在种地是创业,是在干事业。”面对新变化新问题,孙国贞一班人马攻坚克难、闯关破障,扩大合作社规模,注册成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广泛吸收周边村庄农户加入,累计流转土地4500亩,规划建成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粮食种植区、良种繁育区,实现了土地综合应用,错时错位错峰生产,还与中国信托责任有限公司签订全省土地流转信托“第一单”,以信托“二次代理”的形式获取银行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少的难题。

在南小王村委会议室,一个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格外引人瞩目,大棚信息、土壤温度、湿度检测等各项指标跃然屏上,这些数据连接的正是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高温大棚。2019年,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积极推动下,南小王建起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种菜“土把式”摇身一变,成为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新农民”。

“这个平台分为物联网系统、臭氧水秸秆还田系统、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等六大模块。”孙国贞说,可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控大棚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各项指标,并进行远端操作,实现了线下生活、线上生产“两不误”,这一套设备下来,南小王村的菜农真正实现了“一机在手、管理无忧”。

高科技解放了生产力,也刺激了更多老农户齐心协力想办法,扩大种植效率。“菜农在生产中摸索出很多‘土办法’,我们又专门去请教专家,陆续研发了二氧化碳产生器、自动碳晶管加热毯装置,一举解决了冬季除雪费时费力等问题,这些省时省力的‘土装备’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智慧大棚的‘标配’。”孙国贞说。

如今,通过智能大棚种植的黄瓜、茄子、辣椒、萝卜、韭菜等多种蔬菜品种已通过国家级有机蔬菜品种认证,形成了独属于“南小王”的蔬菜品牌。

特色品牌:赋能乡村新发展

打通了土地、资金、技术的制约,“南小王”这块金招牌擦得更亮了,引来了不少“金凤凰”。

在天禄农业蔬菜配送市场,工作人员忙着把辣椒、黄瓜等分拣装箱准备发货。“从菜农千方百计找地方卖菜,到坐在田间地头就可以把菜卖到全国各地,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村民裴德相曾因菜不好卖,选择外出打工,如今他重新回村种植大棚。

天禄农业是一家专门从事蔬菜销售的现代农业企业,据公司负责人孟繁军介绍,他们从2017年来到南小王村,通过牵线搭桥,让南小王的菜农与全国24家蔬菜销售基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14个城市建起共享仓库,并配套建设了蔬菜交易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恒温库、加工车间等设施。好品质不愁“好婆家”,如今,每天从这里发往杭州、西安等地的蔬菜达300吨以上。

瞄准预制菜市场,南小王进一步放大蔬菜种植优势,开始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探索。2020年,泽远中央大厨房项目落地。目前一期已经投产运行,年产半成品食品14万吨,集蔬菜种植、仓储冷链、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粗具规模。

“我们已经开发了40多道预制菜,直供超市、食堂、饭店等地。”在泽远食品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身穿统一隔离服的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打包、装运等工作。泽远食品总经理袁朴凯说,2元钱一斤的豆角,做成净菜能卖3元多,做成预制菜价格还要翻一倍,蔬菜种植真正成了菜农增收致富的“引擎”、乡村振兴的“硬菜”。(马加荣)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全面推行乡村振兴以来,五河县在农业强、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安徽宿州埇桥区:智慧农业提升“菜园子”品质

日前,安徽宿州拂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将数字智能化系统赋能蔬菜种植,让传统农业“靠天吃饭”转变为“靠科技吃饭”。

安徽东至:“小地块”改出“大天地”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目前,东至打造“闲置农房激活”、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还搭建农村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