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强化科技支撑 上海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8-29 15:06:42

新华社上海8月29日电(记者王默玲、董雪)停稳、断电、读卡、检查、静电接地、加注……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平霄路上的油氢合建站里,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像这样的氢能公交车,临港新片区已投运16辆,按照规划,今年底临港新片区的氢能公交车要增加到100多辆。

上海正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在8月27日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2022浦江创新论坛两场活动上,绿色低碳成为共同的话题。近来,上海密集印发《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与绿色低碳相关的方案与规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低碳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2022浦江创新论坛上,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正式启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建筑能耗数据和减碳清单研究需求”,希望通过大会的技术供需对接平台,获得建筑楼宇全生命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各项绿色减碳措施。

像中国宝武这样有绿色转型需求的企业不在少数,但转型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来支撑。除了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外,上海在相关行动方案中提出,力争培育1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研发和检验检测验证平台,5家大型企业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

——新赛道产业集群效应初显。7月底,60辆崭新的重型卡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一字排开等待发车,这批42吨的重型卡车“喝氢吐水”,不产生尾气。

这60辆氢燃料重型卡车的电池系统来自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该企业董事长林琦表示,虽然氢能被称作当下的新赛道,但事实上上海从20年前便持续关注且培育这个看起来“冷门而小众”的赛道,如今,这条新赛道的集聚效应已逐渐形成。

“目前,上海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企业卡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企业都在提升国产化水平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张焰峰说。

——面向全球市场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在哈萨克斯坦东哈州,中亚地区充足的日照之下,一座30兆瓦光伏电站里,一大片深蓝色光伏面板正吸收着太阳的光芒。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公布的上海“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中,寰泰能源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清洁能源储备入选其中。

“截至2022年7月,我们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6个累计380兆瓦的新能源电站,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满足当地约60万户居民对低廉、环保、可持续电能的需求。”寰泰能源董事长南逸说。

不止寰泰能源,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国产风电、光伏产品正通过自贸试验区走向世界。按照相关行动方案,未来,上海要继续强化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