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人才返乡”让创业者与乡村“双向奔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9-01 12:24:02

“嗒嗒嗒……”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园集村标准化钢构厂房内,缝纫机转动的声音响个不停,工人们有的在搬运鞋帮成品和原材料,有的在加工皮鞋面,80后负责人梅丹丹正在仔细抽查下线鞋子的质量,厂房中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十分感谢党的创业好政策,让我在家乡找到了用武之地。”梅丹丹感慨地说。

农村变为了新农村,农业成了新赛道,无数的返乡创业者成为了新农人。近年来,五河县通过搭建平台,培育土壤、营造氛围,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为返乡创业者铺就“归雁之路”。

有前景  让创业者“雁北归”

作为土生土长的园集人,10多年前梅丹丹到外地一家鞋厂打工2017年梅丹丹回乡开始二次创业,投资60万元建起了扶贫车间,主要生产男女鞋帮产品,有完备的现代化成型流水线及配套设施,产品出口至欧美等国。

鞋厂办到村里头,挣钱养家两不误。鞋厂进村既能解决招工难题,还能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带动更多村里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梅丹丹表示,将引进先进的机械化设备,预计到时候能实现年产鞋帮30万双,年产值预计达2500万元,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

家乡发展好,正吸引越来越多在外青年“大雁北归”。

见到任磊时,他正在给螃蟹塘换水,撒放增氧片,帮助螃蟹渡过眼下的高温天气。2019年6月,在乡村振兴政策的鼓舞下,他返乡注册成立了安徽磊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几年摸索,昔日的门外汉变成了养殖专家,去年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五河第三届螃蟹节上,任磊自繁自养的大闸蟹以470克的重量一举夺得“蟹王”称号。富起来的任磊还主动帮助上岸迁徙渔民到公司务工就业,公司现在有长期就业渔民40余人,既充份发挥了渔民养殖技术专长,又解决了渔民们上岸后的生活难题。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在五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景虎看来,年轻人返乡创业,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

好政策  给创业者“扶上马”

“回来办鞋厂,一方面是响应政府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另一方面考虑到在家里办厂房租金低、人力成本低,离家近,自己富了还能带动乡亲们就业,增加收入。”谈及返乡创业的初衷,梅丹丹如是说。

“回来面临交通、厂房等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缺少技术工。”梅丹丹说。

五河县把创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整合培训资源,打造创业培训品牌,每年根据创业者需求举办创业培训班。有针对性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开展就近就地创业培训,提升创业人员的创业水平和竞争能力。

“刚来的时候镇里就来走访企业,帮忙招工。后来人社部门又把培训班开到了生产车间,不但请专业老师辅导,还帮我们排课,制定培训计划。”梅丹丹说,政府还利用各种形式帮企业宣传、招工,并积极组织指导企业参加创业大赛。

如何吸引更多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五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刁进元介绍,当地成立了推进返乡入乡创业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由“公共场地+活动聚合+创业导师+创业培训+物流服务+综合服务”所构成的六级孵化培育体系。

“我们依托五河县中小企业产业园,建成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为返乡入乡创办企业的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创业环境、帮扶资源和资源共享空间。”五河县人社局副局长钮姗姗说。 

资金是创业者的生命线。为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五河县用贴息贷款、创业补贴等“真金白银”为返乡创业者“加油”。2020 年以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86多万,支持企业440多家。

“凝聚政策合力,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能让返乡创业青年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仅去年一年我县就有近500人返乡创业。”刁进元说。

优服务  为创业者送一程

去年,鞋厂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受制于原有厂房面积,梅丹丹希望换个大点的地方。人社部门主动上门帮助企业,为企业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找了一处占地3200平方米的新厂房,还享受房租减免政策,这让他感慨,“有事一个电话,相关部门就来帮助解决问题,家乡的服务理念真得变了。”

五河县从资金支持、精细服务、技术护航等方面提供保障,积极为创业者送一程。

为了方便各类创业主体就近就地办事,五河县在乡镇和社区设立创业申请专门窗口,推行“一站式”创业就业服务,限时办结,为各类创业主体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将涉及创业的经办服务事项下延到乡镇、社区。

“回乡创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实践和书本差距很大,好在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郭晓庆是80后的新农人,返乡创建了青葡园生态种植家庭农场,从最开始的以种植桃树为主到现在种植十余个品种的葡萄,她直言,这离不开当地农业部门的细心帮扶。

五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技能培训指导上入手,每年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村产业带头人进行技能及管理培训,并实地参观考察外地新型农业的发展情况,让新农人对农业政策、农业发展方向有了认识,也对自身发展有了一定的规划,拓宽了思路。此外,该县从资金投入、项目支持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2021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奖补资金达210余万元,极大地鼓舞了创业者干事的积极性。(年福烨)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